字号:

“美丽工坊”建设如火如荼 残疾人就业增收不是梦

2022年04月18日 来源:天中晚报客户端

随着河南省驻马店市首家残疾人“美丽工坊”在袁月英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挂牌至今,无论是美誉度还是参与度,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为实现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展全市残疾人妇女就业渠道,早在去年11月,驻马店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驻马店市妇女联合会,结合驻马店市残疾人工作实际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美丽工坊”建设活动的通知》,随后在全市开展美丽工坊建设,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欢迎,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赞誉。

丝线编织传非遗,巧手织梦润民心

4月13日,走进驻马店市驿城区“美丽工坊”,几名心灵手巧的女学员双手上下翻飞,正一针一针把螺纹棉花线用钩针钩织成绚烂花朵,与刚刚结束的冬奥会颁奖花束手工技艺一脉相承,后方的展区里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钩编作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在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银良的带领下,调研组一行就专项职业能力手工编织培训进行参观,邂逅钩编工艺,感受非遗魅力。

640.png

参观钩编工艺流程、聆听手工编织技巧现场讲解……调研组的成员首先来到“美丽工坊”一楼展厅,欣赏了由留守妇女、残疾人、下岗职工制作的一件件精美的钩编作品。随后,调研组成员来到二楼的手工编织培训教学基地进行参观。培训中心汇集了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订单培养、校企一体等理念,并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氏钩编第四代传承人余水云女士专门为学员授课。

据了解,2021年12月驻马店市恒美工艺编织有限公司被驻马店市残联、市妇联、市文旅局授予美丽工坊建设单位,驻马店市残联和市妇联联合开展的残疾人妇女“美丽工坊”建设活动,旨在帮助更多残疾人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培训辅导、组织生产、订单加工带动留守妇女、残疾妇女、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技能增收。

以就业为驱动,示范效应风生水起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授予残疾人妇女“美丽工坊”称号,颁发“美丽工坊”牌子,营造关心关注残疾人妇女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氛围,脚踏实地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干工作要实,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残疾人工作者的决心与意志。”在张银良看来,力促残疾人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不二法宝。

640 (1).png

此次残疾人“美丽工坊”建设活动以实现残疾人妇女就业、带动残疾人妇女增收致富为目标,充分利用农村残疾人妇女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发挥妇女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工制作等业态的优势和社会企业安置带动作用,把城镇、农村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妇女这一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有效资源。

活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导向”的原则,以农村广大残疾人妇女、城镇失业残疾人妇女等为对象,依托有带动能力和有实施项目内容的各类企业,结合妇联部门“巧媳妇”工程,采取有力举措,扎实在全市开展残疾人妇女“美丽工坊”建设活动,帮助更多残疾人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残疾人妇女就业增收。

《通知》要求,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掘符合要求的企业,选取具有市场需求大、吸纳就业多、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灵活等特点适宜残疾人妇女从事的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申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此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各县区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从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妇联部门“巧媳妇”工程,整合利用资源,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以“工坊”为契机,筑巢引凤效果显著

以残疾人妇女“美丽工坊”建设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平台,创造更加优良的就业环境,让残疾人家庭都能享受美好生活,共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

640 (2).png

张银良表示,“美丽工坊”的建立,主要是向残疾妇女传递更多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激发残疾妇女自强自立精神,“美丽工坊”将坚持以服务残疾妇女就业为本,帮助残疾妇女激发潜能、习得技艺、获得收入,通过政府组织、企业推动和残疾妇女参与,合力推动残疾妇女在劳动中实现康复、在康复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快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推动编织工艺走向市场,传承非遗文化迈向世界。

“美丽工坊”这块金字招牌,不仅仅是对从业者的一种褒奖,更是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有了这块牌子,将原本的传统手工技艺赋予更多的人文价值与时代意义,必将吸引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加入进来,在勤劳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迈上一大步。

“残疾人朋友成为‘上班族’后,他们的世界又多了一扇向阳的窗,不仅减轻了家人的看护压力,还为家庭贴补了生活费用。”余氏编织传承人余水云深有感触。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