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李平:残疾人就业有“众包”

2017年06月23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

WeChat_1495694265.jpeg
李平(左)指导残疾人进行互联网就业实岗培训

文/ 图_ 舒扬

初夏时节, 杨花飞舞, 草木繁盛。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华兴社区的西侧,“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环线互联网+ 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的横幅格外醒目,环顾着设施完善的培训大厅,看着墙壁上一排排爱心企业的牌匾,李平心里格外欣喜,也感慨万千,一幕幕场景在他脑海中浮现:基地落成之际,残联领导亲自视察指导,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残疾人互联网+ 就业模式;一批批残疾朋友入驻基地接受培训和见习,已经陆续有数百名残疾朋友成功就业。互联网+ 残疾人就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坚信更多残疾人也将会在此开启人生的新旅程。

李平今年46岁,1岁多的时候,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发育不良,最终落下残疾。然而,身体的缺陷并没有让李平感到自卑,相反让他更加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也更能理解他人的困苦。

1997年,李平曾经自己开了一家装饰设计店,收益还不错。其后不久,他还筹资数十万开办了一家毛衣编织厂,并且招聘了矿区内27位残疾人,想以此能帮到更多的残疾人。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98年底,赶上金融危机,合作方突然倒闭,拖欠了货款60余万元后竟人走楼空。为了还债,李平先是将工厂的机器变卖,又拖着残疾的身体寻找和从事过无数种工作,他养过猪、送过液化气、当过管道工……这十几年下来,可真谓是历经艰辛,饱尝残疾人就业不易之苦。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残联经常组织残疾人学习电脑和网络使用,李平也参加过残联这方面的培训。看到掌握基础电脑技能的残疾人纷纷从互联网上寻找到了一些工作机会,有的做淘宝客服,有的做文字录入等工作,李平也开始寻找这方面的工作机会。

2016年廊坊残联与“萝卜外包”众包平台合作,共同成立了“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环线互联网+ 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为残疾人寻找招聘领域的就业机会。在廊坊残联的介绍下,李平正式入职“萝卜外包”,负责残疾员工招聘和管理工作(所谓互联网众包,就是公司企业把过去自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大众网络的做法)。

在这里,只要残疾人普通话标准、沟通能力较好,会用电脑,就满足担任招聘专员的基本条件。基地负责为残疾人提供招聘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的就可以上平台接单,接单后按照平台规范开展招聘工作即可。而且,残疾人在家工作,时间自由,劳动强度可控,不影响残疾人身心健康。李平认为工作既有规范标准,又有自由度,不至于太疲劳,这点对残疾人很重要。

从2016年夏至今,培训基地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已经对数百名廊坊市的残疾人进行了招聘技能培训并实现了就业,他们被推荐到北京的一些企业担任招聘岗位,直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每月可以拿到基本工资和额外的招聘奖金。“在我们这做招聘专员,比做客服收入多,又体面,残疾人都愿意来试试,看看自己能不能做!”李平笑呵呵地跟记者介绍道。

李克强总理多次谈到“互联网+”,强调“互联网+”核心是运用各种方式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带动起来,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我相信借助平台和互联网的力量,我们残疾人通过互帮互助,扬长避短,定能迈进全新的人生旅程!互联网+ 真正开创了我们新的就业空间!”站在培训基地的门前,李平充满信心地说。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