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尚未结束的旅程,一条生命的逝去,一种共识的觉醒。文军用生命证实了无障碍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天堂没有高耸的台阶和不见底的深坑,愿你一路走好。
文_《三月风》记者 张西蒙
文军 1972年出生,宁夏固原人,1997年8月因交通事故造成C水平脊髓损伤(不完全损伤),2006年创办北京截瘫者之家,多年来致力于帮助截瘫患者回归社会。2019年7月7日,因意外跌落,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7月7日晚,回酒店的路上,因无障碍路口被私家车占用,他不得不另寻他路,但不幸开着轮椅车头掉进了停车场的坑里,当时停车场没有任何的警戒标识。直到他被保安发现,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天,与文军同行的朋友证实了他去世的消息。次日,无数网友转发文军的死讯,朋友圈里自发形成了一场线上追悼会。悼念者中大多是受过文军帮助的伤友,还有一部分是媒体和公益人士。文军的死,成了那段时间公益圈最大的痛点。
文军生前的好友、同为截瘫者的权鹏说:“文军是替我们死的。”电影《77天》的女主原型蓝天也在文军死后的第二天开始联络多家媒体,希望这件事能被更广泛地报道,“不仅仅是因为一个生命的逝去,而是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每个轮椅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文军。”
相对于他们的冷静和客观,许多伤友开始诟病国内的无障碍建设,发出了类似于“所谓无障碍,从何谈起?”的诘问。因为文军走过的路,可能是他们正在走或者即将要走的。不难理解,他们在这场悲剧中很难保持理性。在有些人看来,文军之死颇具讽刺意味:一位无障碍出行的推动者,最终倒在了障碍重重的路上。
早在2006年和2008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均对无障碍环境作了规定;而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与法律责任等环节,也对无障碍环境作了详细规定。长久以来,我国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中消协和中国残联在2017年的百城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无障碍设施整体普及率仅为40.6%,处于较低水准;而除普及率较低,还存在部分无障碍设施被占用、维护不到位、设计存在问题等情况。某种程度上,文军跌落致死,虽属极端个例,但也不过是墨菲定律的应验。
文军生前一直为了伤友能够出行的“一小步”奔走,最终倒在了这“一小步”上。从悲痛到反思,文军的死在让伤友们哀悼惋惜的同时,倘若能在国内无障碍推进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些许作用,也算不负英雄应有的归处。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