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摔跤场上,除了赢就是输,赢家得到一切,输家颗粒无收,如果我想要得到什么,我必须付出100%的努力。”
赛场上,克拉克“只想赢”,为了目标努力拼搏。
编译_《三月风》记者 刘一恒
1997年,锡安·克拉克(Zion Clark)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患有先天性尾部退化综合征,这种疾病在全世界每25000名婴儿中就存在一个,一出生就没有下半身,腰部以下完全没有任何人体组织,这意味着他必须进行手术,搭建人工肠道。
克拉克被父母抛弃了,辗转于一个又一个寄养家庭,一个又一个学校,童年对他来说是惨痛的回忆,每天都是被歧视、被毒打,忍饥挨饿。“周围的孩子还在无忧无虑快乐生活的时候,我就必须明白同龄人无须明白的生活道理,生活从来不会放过弱小的人,所以我也必须学会如何防卫与反击。”
克拉克2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摔跤,摔跤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为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进行的自保。哪怕他一直如同乒乓球一般被各个寄养家庭、机构扔来扔去,他也没有一天放弃练习摔跤。
8岁那年,克拉克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机——他的美术老师多纳休,这位老师同时兼职摔跤教练。在又一次被同学欺负的时候,多纳休出现了,帮助克拉克抵挡霸凌,与此同时,多纳休还发现了克拉克的摔跤天赋,以及他异于常人的毅力。从此,多纳休开始指导克拉克学习摔跤。“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积极乐观的精神,改变了我对待生活的方式。”多纳休这样评价克拉克。
在周围的孩子无忧无虑生活的时候,克拉克就必须明白,生活不会放过弱小的人,自己必须学会防卫和反击。
高中时,克拉克正式进入摔跤校队。第一年,尽管苦苦支撑,克拉克每场比赛还是以失败告终。从小的生活经历早已让他明白,只有强者才能站在胜利的舞台。于是不愿服输的他开始了疯狂的训练。一双手臂是他仅有的依靠,他必须学会把手臂当做手脚同时使用,一只手撑地前行的同时,另一只手有足够的力量把对手摔倒。除了日常的摔跤训练,克拉克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健身房做力量训练。各种常规的、非常规的训练都被他用来提升自己。
“认识克拉克之后,我开始用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教练’这个职业,”多纳休说,“你要怎样训练一个没有腿的孩子?我们需要挖掘很多技巧,让他能够获得胜利,我们也需要知道哪些技巧对他来说是完全不适用的。我们要激发他最积极的一面,严格苛刻地磨炼他能够使用的那些技巧。”
“教练对我非常严格,推动我去超越自己,在赛场上获得想要的成绩。”克拉克说。
偶然一次机会,克拉克读了凯尔·梅纳德(Kyle Maynard)的书《没有借口》(《No Excuses》)。凯尔是一位患有与克拉克类似病症的先天肢残者,住在乔治亚州,他在高中时就是一名非常成功的摔跤手,后来成为励志演说家、作家。他还靠自己爬到乞力马扎罗山顶峰,并因此上了全国头条新闻。
“我很崇拜他,他是我想成为的男人。”从此,“没有借口”也成为克拉克的人生信条,他把这四个字纹在背上激励自己。“在摔跤场上,除了赢就是输,赢家得到一切,输家颗粒无收,如果我想要得到什么,我必须付出100%的努力。”
一位妈妈金伯利·霍金斯在看过克拉克的比赛后特别喜欢他,在了解了他的故事后,下定决心要收养他。在2015年的时候,克拉克有了一个妈妈和两个哥哥。他终于有了家人可以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难过。“克拉克是人生的胜利者,是一个鼓舞大家的人,我们之间有着特殊的缘分。”霍金斯说。
渐渐地,胜利也开始眷顾这个顽强的生命。2017年的55场比赛中,克拉克赢了33场。“我只想赢,不考虑替代方案。”在被问到比赛中的心态时,克拉克如是回答。
下了赛场,他也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喜欢音乐,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和平静。
在克拉克的世界里,除了摔跤,其他能力也很强,他热爱学习,尤其擅长音乐。作为教堂的主要鼓手,克拉克的架子鼓打得很棒。他还是学校合唱团的小号演奏者。
随着克拉克的名气越来越大,美国残奥委逐渐关注到了这个特别的小伙子,并且邀请他参与轮椅竞速的项目。随后,克拉克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并成为残奥会国家队的成员,一边念书一边训练。
强壮有力的双臂成了他巨大的优势,他一举拿下了2016年州赛的轮椅竞速100米冠军、400米冠军以及800米的季军。当他驾驶轮椅在赛道上的时候,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0英里。后来他又来到肯特州立大学进修,获得了工商管理的学士学位。克拉克说,这些能够证明,坚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克拉克的励志故事通过媒体传到世界,无数和他一样的残障者,在他的激励下找到了直面苦难的勇气。他被学校邀请去给学生们做演讲,用自己的故事去鼓励更多人。导演弗洛伊德·拉丝被克拉克的经历感动,为他拍了同名纪录片。
目前,克拉克正在为2020年东京残奥会做准备。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