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渭梅女 用“双手”走向自由

2019年07月02日 来源:《三月风》2019年第6期

生活似乎平稳运转着,可渭梅女的内心并不平静,一面是“在福利院待得太久,害怕去外面”的纠结,一面又是“大家给我画了一个个圈子,我想出去看看”的悸动。

6F5A6295.jpg
2019年5月5日,宝鸡飘着细雨,窗外到处一片湿意。像这样不便出行的日子里,渭梅女都会待在家中,架起手机和网友直播互动。独处的空间瞬时和四面八方有了联系。

渭梅女

1988年出生,陕西宝鸡人,双腿高位截肢。3岁时被遗弃在宝鸡渭河边,此后一直在福利院生活。曾是宝鸡市儿童福利院的特教老师,现为拥有90万粉丝的网络女主播。

文 摄影_《三月风》实习记者 吴漫

第一次见到渭梅女,是在她的出租屋里。她的个头只有我一半,看到我进门,仰起头笑着说欢迎。

我才看清她脖子上的绳子,两端系在屁股底下一块长方形木板的两头,配合着手里的木质手撑,她的身体得以向前移动。

小时候,一场车祸让渭梅女没了双腿。外出时,这套自制装备加上一台折叠轮椅,就可以实现便捷出行。网上大火的视频里,坐在轮椅上的她,活泼搞怪,乐观坚强,许多网友不吝用最美的词语来夸赞她,更多人和媒体知道了“宝鸡无腿天使”渭梅女。

2009年,参加陕西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她捧回了三个“第一”:100米自由泳金牌、100米仰泳金牌、50米自由泳金牌。2015年,她参加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篮球赛,取得了不错的团体奖。她还曾是一位福利院的特教老师,如今成了一名有着90万粉丝的网络主播。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众多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个爱笑的女孩却迷糊地说,自己根本不知道哪家媒体更权威。直播间里寻踪而来的网友变多了,有人说她火了,她却对此不甚在意。和网友互动聊天,在直播间卖衣服,平淡地一如往常。

也许年少的经历、出走的打拼,已教会她宠辱不惊,更让她明见初心,没了腿和脚,也可以用“双手”代替,踏实地向前走去。

从小到大的“保护圈”

“我是个高个子,医生说我有一米六六,网友也帮我算过,说我至少有一米七。”渭梅女笑着说,现在身高89公分的她,臂长有69公分。没了双腿,她用来行走的手臂反而更加有力。

关于自己的身世,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渭梅女,只有一些后来的“听说”。有人说奶奶出去买菜,她追出去出了车祸;有人说在一个雨天,她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也有人说她是在渭河边被捡到,所以姓渭,名字中的“梅女”是取“美女”的谐音。但她记得最清的,是1992年来到福利院,从此再没见过父母。

那时候她才3岁,住的宝鸡市扶风县绛帐福利院,当时还统称为精神病院。老人、孤儿、残疾人、精神病人都住在一起,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整个精神病院分为一、二、三、四所,三所是孤儿院,也是渭梅女儿时生活的地方。

10岁之前,她都在孤儿院里度过,从没出去看过外面的世界。每天除去院里开的大班课,就是吃饭、睡觉、看电视。她最开心的时光,也是和外界唯一的接触,全部来自孤儿院里阿姨们带来的小孩。抓石子,跳皮筋,捉迷藏,“那会儿学的东西都是那些孩子教我的,玩的游戏也都是他们带进来的。要不是他们,我什么都不懂。”

因为成绩好,10岁以后,渭梅女跳出了这个封闭式的保护圈。1999年,她来到宝鸡市儿童福利院。在福利院的安排下,一拨又一拨像她一样的孩子,在福利院可以照拂的范围内继续读书,从初中再到各种中专院校。她也不例外, “去宝鸡以外的学校,车接车送肯定不方便”“就在这个学校里选一个吧,其他孩子也一样”,各种现实的关切回响在耳边,位于宝鸡的陕西自强中专学校及其计算机专业,成了她几乎没得选的选项。

2014年,渭梅女毕业了,顺其自然地成了宝鸡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特教老师。那年她26岁,回到成长的地方,教和她一样的孩子语文、绘画还有音乐。十几个人的特殊班级,她和他们玩在一起,大家都亲热地喊她“妮妮姐姐”。

生活似乎就这样平稳运转着。可渭梅女的内心并不平静,一面是“在福利院待得太久,害怕去外面”的纠结,一面又是“大家给我画了一个个圈子,我想出去看看”的悸动。

 40.jpg
小区外的一家便民超市,是渭梅女收快递、买日用品的常来之地。货架高处的物品,对渭梅女来说可望不可及。

魔都历险记

“从小到大我都在福利院,小时候就渴望出来,一直没有出来过”,很难想象,因为这个原因,渭梅女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如果从小他们没有这么严管我的话,我可能对外在的世界没那么大欲望。”她找到了困扰自己的症结,2017年,从福利院辞职,决定“出去看一看”。

“你一个残疾人出去什么都干不了”,福利院里熟悉的阿姨们这样劝说, “你一个人出去不害怕吗?”身边的朋友也不禁发问,性子要强的她,一下被激起斗志。渭梅女并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但她最终选择了独闯上海。“得跑得远,天高地远谁也管不着我,我想干啥就干啥”,要自由是她一开始的心态。

她开始找工作。因为残疾和低学历,她倍感自卑。面试的时候,她害怕得连话也不敢说。第一份工作,是给辅导班做电话销售顾问。她以为是当老师,自己有经验肯定能干好,没想到去了之后是推荐课程、打电话。“我压力好大,打了一个月,竟然一个人都没招到。”那阵子,一见电话,渭梅女心里就发怵,晚上做梦都吓得不行,想着一打电话别人又该骂她了。每个电话至少打三遍,每天不停地打,骚扰的频率让她同样感到痛苦,“脸皮”和表达却因此得到了锻炼。

一个单子没接到,渭梅女主动请辞。第二份工作,做保险公司的助理,以为是“端茶倒水、整理文件”的文员工作,没想到又是打电话。领导是宝鸡老乡,对她照顾有加,给她买了手机还让她在家办公。她又打了一个月,接受不了自己没业绩,便又离开了。

积蓄在慢慢消耗,渭梅女开始着急。出门不方便,她甚至用微信上“附近的人”到处找人问工作。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在一家美甲店当起了学徒。

每天往返于出租房与美甲店之间,一个没有双腿的女孩坐地铁,无论如何需要帮助。“他每天早上送我过来再跑回去,下午过来接我再推我回去”一位朋友的友情相帮让她感动,她给自己办地铁卡的同时也给朋友办了卡。一趟出行,相当于三个来回,交通费大大超支。当学徒没收入,每天还得倒贴不少钱,经济压力大得令她难以承受。

一位网友的经历给了她启发。“那个女孩是90后,妈呀,她太牛了,直播卖化妆品,一晚上就能赚三十万。”渭梅女的想法开始产生变化,“我觉得我得换一种思想了,我得敢闯。”

2017年8月,渭梅女开始玩直播,慢慢地“每天的饭钱都是直播赚来的”。从福利院出来之前,渭梅女从没想过创业。她理所应当地以为,只有找工作才能赚钱养活自己。在上海摸爬滚打小半年,她学会了一个新的道理:直播里的聊天和互动,一样也能创造出价值。

 05B02F64724822057048FCB5781509AC.jpg
两室一厅的公租房,厨房和大厅连在一起。每次做饭,渭梅女总会开着电视,电视的声音热闹地在屋子里回响,一个人也就没那么冷清了。

我全部的野心就是自由

“虽然这趟出来没做成什么事,但从上海回来,我的性格真是180度大转变,从以前的自卑和小心翼翼,一下变得外向了,这一趟来得太值了。”以前,别人一吵架渭梅女就会害怕,觉得自己是导火索。曾经,憋着自己不出门,出门也不下轮椅,就怕看到别人对自己“用手走路”的异样眼光。魔都历险之后,这些都不能刺激到她了,渭梅女发现自己的内心更强大了。

尤其是她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做直播。一开始只是和网友聊天逗乐,当发现直播将传统的空间限制打破,她便回到了宝鸡。“要么你在别人的屋檐底下干活,要么你就是顶尖,自己开创出一条道路来”,于是聊天之外,她开始直播卖衣服。

所有的事她都一个人操持。亲自去外地进货,销售、宣传、打包、邮寄,每天从早忙到晚。

一场直播中,她时而低头核对手写的尺寸清单,时而抬头和冒出来的新头像互动,一会儿伸长晾衣竿找挂在身后的衣服,一会儿引导顾客加微信,下单转账一气呵成,整套直播卖货流程,她显然已经成竹在胸。

屏幕另一端,对话框里不时人夸她美,不时有人赞她坚强,不少老粉则一个接一个地问她怎么剪了短发,更多人则在询问架子上衣服的相关信息。总有新的网友加入进来,同样的问题她不厌其烦地回答,耐心得令人惊讶。

6F5A5892.jpg
每晚洗漱完,敷着面膜躺床上玩手机,是渭梅女的睡前活动之一。

如今,每周休息一天,状态不好不营业是渭梅女的工作原则。“我没有把赚钱当目标,过得去就行。”直播快两年,她努力充实着每一天,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过万的收入,她已然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现在的她,一个人住在以前福利院小伙伴的公租房里,两室一厅的格局,一间休息,一间用来工作。她养了一只害羞的暹罗猫,见到生人立马躲得无影无踪,直播里却成了常常出镜的小网红。

直播间里的粉丝表白,渭梅女已经习以为常,她微笑说着感谢的话。也有人恶语相向:“就你这样,你还挑啥”,“我喜欢你是你的福气,你应该感恩和珍惜”……对此,她时常选择视而不见。一些网友用健全凌驾残缺的优越感,让渭梅女更坚定了自己对感情的看法。网络也变成一种让她成长的方式,她愈发明白,如果爱,尊重和平等一定是前提。依然相信爱情的她,不急不躁,期待着幸福的到来。

下一步,渭梅女还想扩充人手。经常忙得忘了吃饭的她,是时候有人一起分担了。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