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程纪勇 残疾人就业打开新天地

2019年01月11日 来源:《三月风》2018年第12期

CF5B5414AAE1BE8FA4253E42D47488.jpg

程纪勇,1947年出生,山东寿光人。北京芳草工艺品厂厂长,全国优秀福利企业家。

再过两个月,我就72岁了,还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我生于解放战争年代晋察冀边区,5个月大时,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终身残疾。9岁才进学校读书。从小,保尔和吴运铎的故事就告诉我,不论身体残疾多重,只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将自己与伟大的事业相联系,生命就会有价值。

1969年高中毕业后,因为身体残疾,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工作。直到1974年3月,我提笔给朝阳区有关领导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工作问题很快解决了。直到17年后,我才得知当年素昧平生的朝阳区委书记就我的信又作出批示,责成有关单位调查区内有多少渴望就业的残疾人毕业生无法就业。劳动局同志告诉我,那封信不仅改变了我的个人命运,也帮助我们区很多残疾人就业。

从那时起,感恩的心使我产生了强烈愿望,回报社会,为残疾人就业做点事。1993年,46岁的我辞去公有制企业的铁饭碗,拖着残缺之躯创业,25年来,创建了北京市家纺行业至今历史最长的“芳草”品牌,先后有73名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曾在我们企业集中就业。他们与健全人同工同酬,平等互助,多半残疾员工成了家,还养育了后代。即便是在响应中央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战略部署,企业有变化的最后关头,我们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残疾员工配合下,也为他们重新安置了新单位。

我们工厂的发展,正好经历残疾人事业大发展的25年好时光。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我的残疾员工也无法共享改革成果。这就是我,一名年过古稀的残障者,36年党龄的共产党人,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我看到多年前,我们希望的助力残疾人企业就业的措施纷纷落实,比如给予优先“政府采购资格”扶助,内心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事业中,提出“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目标的温暖和求实。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