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纪勇,1947年出生,山东寿光人。北京芳草工艺品厂厂长,全国优秀福利企业家。
再过两个月,我就72岁了,还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我生于解放战争年代晋察冀边区,5个月大时,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终身残疾。9岁才进学校读书。从小,保尔和吴运铎的故事就告诉我,不论身体残疾多重,只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将自己与伟大的事业相联系,生命就会有价值。
1969年高中毕业后,因为身体残疾,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工作。直到1974年3月,我提笔给朝阳区有关领导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工作问题很快解决了。直到17年后,我才得知当年素昧平生的朝阳区委书记就我的信又作出批示,责成有关单位调查区内有多少渴望就业的残疾人毕业生无法就业。劳动局同志告诉我,那封信不仅改变了我的个人命运,也帮助我们区很多残疾人就业。
从那时起,感恩的心使我产生了强烈愿望,回报社会,为残疾人就业做点事。1993年,46岁的我辞去公有制企业的铁饭碗,拖着残缺之躯创业,25年来,创建了北京市家纺行业至今历史最长的“芳草”品牌,先后有73名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曾在我们企业集中就业。他们与健全人同工同酬,平等互助,多半残疾员工成了家,还养育了后代。即便是在响应中央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战略部署,企业有变化的最后关头,我们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残疾员工配合下,也为他们重新安置了新单位。
我们工厂的发展,正好经历残疾人事业大发展的25年好时光。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我的残疾员工也无法共享改革成果。这就是我,一名年过古稀的残障者,36年党龄的共产党人,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我看到多年前,我们希望的助力残疾人企业就业的措施纷纷落实,比如给予优先“政府采购资格”扶助,内心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事业中,提出“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目标的温暖和求实。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