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朱玉森 人生每步都踩上改革开放的节奏点

2019年01月10日 来源:《三月风》2018年第12期

CD9A5808CBFCE1AA88C001B8AABF488.jpg

朱玉森,1968年出生,河北省南皮县衡业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被河北省残联和省委宣传部评为“美丽河北·最美残疾人”。

1981年,我13岁,考上外村的初中,学校离家七八里地,我是残疾人,雨天不能走远路,就放弃了。一天,我到村里赶集,接到一张美术学校招生的传单。我从小就爱画画,家里花了一年的收入,送我上了这个学校。去了后,我才知道这是所新办民校,才招生3年,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发展势头很猛,我算是赶上了。

学了两年毕业后,我骑着自行车方圆40里地,挨家挨户地跑,吆喝谁家要画玻璃画、影壁墙。改革开放后,每个村都有几户条件好的,盖了新房,抹了白墙,就请我画。就这么走乡串户画了5年,周边村人都知道我能画了。1988年,我就被招到县里一家私营特种工艺美术制品厂上班,画珐琅片、西洋人物。这家厂效益好,每年还去广州参加贸易会,珐琅片都出口国外。在这里,我提高了手艺,半年后,还当上了彩画车间的主任,也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滚了一回。

1989年,我找了对象,为了挣钱娶媳妇盖房养家,我辞职去了保定。挨家挨户给家具画画、喷漆,三个月下来,挣了1000多元,那会儿,这钱可值钱了。5年后,我又去了北京。那阵开始时兴装修,我就给地板刷漆,还给演员黄宏家里刷过呢。有了积蓄,1999年,我回老家在村里开了几年商店,当个体户。我哥在税务局上班,总提起南皮县好几个村的纳税大头都是干五金的。南皮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命名为“中国北方电子五金之乡”,我国最早期的人造卫星“东方红3号”上的接插系统,就是由南皮县生产的。改革开放40年,我算是踏上了南皮五金产业长足发展这班车,2003年,我开始做五金生意,2007年正式注册了南皮县衡业五金有限公司。

2003年,我刚起步时,就招录了2个残疾人,后续厂里也一直在聘用残疾人。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消防手动报警器和烟感器需求量大增,工厂干不过来,就让村里不少残疾人居家就业。这些年,我安置了100余名残疾人就业,扶持10余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辐射带动周边5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说起来,我人生的每步变化都沾着改革开放的光。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