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付凡平 直面苦难活出精彩

2018年09月03日 来源:延安日报

付凡平(右二)和店员们为顾客精心挑选果品

1535941121841049.jpeg

1535941121480561.jpeg

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资深微商、爱心资助……45岁的付凡平身上有许多闪光的标签。带着些期许,在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厅里,笔者见到了这个被宜川人广泛传颂的传奇女性。此时,坐在电脑前正和客户聊着天的付凡平,身着桃红色衣服,一张灿烂的笑脸,显得既干练又精神。这一刻,你很难把她和一个残疾人联系起来。

“让我更有信心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我要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和我一样自食其力。”2017年年初,付凡平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18年8月25日,获得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称号,当问及这一殊荣给她带来的感受时,付凡平这样说。

苦难面前 从头开始

出生在宜川县云岩镇宜世村的付凡平和她的名字一样,普普通通,平平凡凡。19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夺去了她的亲人,让她失去了双手,毁去了容貌。这场灾难犹如晴天霹雳,几乎摧垮了付凡平对生活的所有希望。“当时我特别绝望,只想一死了之,但当我看到年迈的母亲和嗷嗷待哺的孩子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咬着牙活下来。”想起当时的苦难,付凡平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由于失去了双手,她基本上失去了自理能力,但是付凡平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而是一遍一遍的练习这些对正常人再简单不过的事,从穿衣吃饭到干些简单的家务,直到能够熟练的运用自己残缺的肢体为止。付凡平说,对于她来说记忆最深的便是练习做饭,她要用两只手臂夹着刀子切菜,如今菜刀将手臂磨烂的痛楚她早已习惯。讲起她初学干活的事情,付凡平一直面带微笑。

“刚开始,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上把我家定为了贫困户,我是个要强的人,不愿意头上顶个贫困户的帽子,我就想,我要改变这样的生活,我要赚钱。”谈起做生意的初衷,付凡平称她的骨子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卖手机卡、做苹果代办、贩玉米……她开始勇敢地抛头露面,四处奔波。靠着自己的真诚、智慧、勇气,付凡平重新回到了社会,让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起来。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与丈夫一起筑建了一个温暖而和谐的家,并赢得了村里人的交口称赞。

对付凡平来说,她本该是人们关心帮助的对象,她却经常热心的帮助别人;她本该受人照料,却忙里忙外帮助丈夫操劳,照顾老人。命运似乎对她不公,她却从不抱怨,相反,她的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

初涉电商 惊喜不断

苦难没有让这个生性刚强的女人低头。2015年,在宜川这片厚重的热土上,付凡平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2015年8月,宜川县扶贫办举办了首期电子商务培训班,付凡平就是这次培训班的学员之一,电子商务零基础的付凡平从来也没想到,正是这次培训改变了她的命运,开启了她不平凡的创业之路。电商培训班结束后,付凡平不仅学会了操作电脑,而且,很快在淘宝上开了自己的网店,专门经营宜川的土特产。但是,对正常人而言非常简单的拍照、传图、写说明,对于她来说却是困难重重。“手机总是掉,一个图片得拍一个多小时。”谈及刚开始的艰难过程,付凡平笑笑说道。付凡平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天晚上把图片传上面,第二天就有了两单生意,第一单是青海的5斤小米,第二单是西安的5斤青皮核桃。小小的两个订单,对于付凡平来说却是莫大的鼓励。“虽然两单生意赚得不多,但对我来说信心倍增,所以我就决定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要开网店也要开实体店。”付凡平告诉笔者。

诚信经营让付凡平的淘宝店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随着淘宝店销量的快速增加,付凡平的生意也越做越好。2015年11月她在宜川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同时注册了商标“蒙恩农场”。但是,随之而来的资金短缺却让她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我们扶贫办在得知她缺资金的情况下,2015年给她贷款3万元,2016年以能人大户名义给她贷款8万元,我们就是想通过付凡平的精神能感动更多的人。”宜川县老区建设办公室刘改梅介绍说。

一路奋进一路高歌。付凡平一直坚持走精品路线,在产品上一丝不苟,从产品打包到发快递,给客户传达一个精品的概念,同时形成了一条“互联网+农特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销售额节节攀升。付凡平说,她的梦想是建立一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打造一个集生产、销售、批发及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特色经济发展链条,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作为宜川县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付凡平信心满满,“虽然公司刚刚起步,困难重重,但我坚信种子已破土而出,必披荆斩棘,结出累累硕果,现在我更加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更加有信心把公司做好、做大、做强。下一步我计划在深圳注册登记苹果直销窗口,随着公司的业务量的不断加大,我会招揽更多的残疾人进来,为他们创造更多创业和就业的机会,也为宜川苹果销售贡献我自己的一点点力量。”

蒙恩农场 感恩社会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总觉得少点什么。”想起自己做公益事业的初衷,付凡平一直心怀感恩,“作为一个残疾人,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我把公司叫‘蒙恩’,因为我想带着一个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看到很多和她一样的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够自力更生,给家庭和亲人带来了很多的负担。付凡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想借用电子商务平台和我自身的经历,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生活得更加美好。”付凡平经过多方奔走,2017年1月9号,成功举办了“宜川县贫困户残疾人电商扶贫创业培训班”,培训人数为63人,为残疾人免费进行电子商务培训,给他们创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付凡平告诉笔者,随后还会继续开办培训班,争取帮到更多的人。

宋艳玉是壶口镇下塬头村的一名普通妇女,2009年的时候由于腰椎骨折,卧床三年才慢慢有所好转,但却一直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最近,她参加了付凡平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尝试利用电子商务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我参加付凡平组织的残疾人培训班后,通过这次培训开了自己的淘宝店,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我学到了好多东西,现在做成了七单生意,在这一开始做好多东西都不会,都是付凡平手把手地教我。”提起付凡平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宋艳玉满是感激地说。

“残疾人就业难,我就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付凡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自己创业的同时又成立了“残疾人扶贫基地”,打造了一个集生产、销售、批发及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特色经济发展链条,带动更多贫困户和残疾人脱贫致富。“现在吸收了十五户残疾人和贫困户,充分利用了合作社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更好的为更多的残疾人和贫困户,提供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常怀感恩之心的付凡平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在2016年劳动节,“蒙恩农场”为宜川县300位环卫工人送上爱心苹果,梨、小米和麦仁,同年12月,和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在宜川县暖心行动暨壹基金“温暖包”发放仪式上给宜川贫困学生们发放了“温暖包”。

头顶着无数光环的付凡平还是那个默默在电脑前和客户交流的人,也还是那个从产品质量到产品包装一丝不苟的人。不论有怎样的成就,付凡平说,她都告诉自己,不忘初心。

从不懂电脑到操作自如;从农村妇女到公司经理;从摆地摊到创办公司带团队;从维持生计到爱心援助;从农产品地头出售到线上销往全国;从一名家庭主妇到创业先锋,青年致富带头人……付凡平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感召了很多人,她感恩生活感恩社会的情怀,让很多人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祝愿付凡平的“蒙恩农场”越办越好,也祝愿更多还在苦难中挣扎和徘徊的人从“蒙恩农场”出发,创造出自己美好的生活。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