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人物志]凡人故事 看他在黑暗中画出多彩世界

2019年03月25日 来源:《盲人月刊》2019年第3期

向志强 周华 农冠斌

今年53岁的陶进先天双眼全盲,从未用眼睛看见过这个多彩的世界,但他却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毅力,在黑暗中用笔画出了心中的世界,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

虽然先天失明,但陶进在盲人聋哑人学校学习了盲文和按摩职业技能。由于技艺精湛,服务热情,他的按摩技能获得了许多患者的好评。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和家人,还在广西和全国的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过好成绩。

20多年前的一天,陶进陪着5岁的女儿去一个绘画班学画画,发现这里竟然还有盲人在画画。绘画班的老师曾柏良鼓励陶进也学习画画,“盲人画画,不需要像不像,就画你心里的画。”曾柏良说。

陶进还记得第一次拿起画笔的情形。他想画山,但却不知道如何下笔,胡乱涂了几笔,没想到旁边的曾柏良竟大声叫好。后来他才知道,他的处女作其实就是一团墨迹,曾柏良叫好是为了鼓励他。慢慢的,陶进爱上了画画,“画画能够调节心情,每次画完我都能够感到心情愉悦。”

盲人画画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陶进经常弄得手上、衣服上全都沾染了墨水,甚至连家里的墙上、床上也到处都是墨。更难的是如何画出根本未曾见过的具象世界。

“人家画画可以看着东西画,我看不见,就先用摸来感觉这个东西”,陶进说。陶进的画桌上摆着一个装满了各种果蔬道具的盘子。“这个是苹果,这个是香蕉,这个是桃子……”,陶进一边拿出道具一边说。

陶进刚学画画的时候非常艰苦,常常拿着竹子、树叶等物品一摸就是一天。通过慢慢摸索,反复练习,陶进逐渐掌握了一些物体的画法,以及物体在画纸上的结构。陶进还注重从多方面感受所画物体,“画大山,我就到山中去拍手,通过回声的先后感受远山与近山的区别;画大海,我就走进海水中,通过大小海浪对身体的不同冲击感受波浪的形象。”

陶进的少数画作甚至还涂有黑白以外的其他颜色。“通过旁人的描述,可以了解不同颜色带给人的不同感觉,在走入森林时,我也会用其他感官感受‘绿色’的感觉”,陶进说,中国画的颜料大多比较天然,还通过闻来区别不同的颜料。

画画20多年来,陶进的作品先后被送往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展出,一些作品也被中国盲文图书馆收藏。

“社会上一些人可能认为盲人画画是一种猎奇,以为盲人画画是为了证明什么,达到什么目的”,陶进说,盲人作为一个视力障碍者,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因素,但不能作为一种对生活没有希望的借口,这样实际上是对人本身的一种不公平。

“不能说你是盲人你就只能怎么样,盲人更应该走出来,去尝试一些东西,通过战胜自我,把自己投入到跟其他普通人平等的社会位置上去。”陶进说。

除了按摩和画画,陶进平时还坚持听书学习,热衷于各种公益活动。前不久,陶进还参加了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主办的“走进盲画世界,用爱点亮未来”的联欢会,并和其他嘉宾一起为中国盲人图书馆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支馆揭牌。“我想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的盲人朋友,让他们不要失去生活的信心。”

竹子是陶进最喜欢画的形象。“我觉得残疾人不能像大树一样挡住别人的去路,也不能像小草一样被别人踩在脚下,我要做一棵坚韧不拔的竹子,顶天立地,节节向上。”陶进说。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