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红
我认识很多河南籍的按摩名家,但是像郝生智这样的能人还真少见。他打破了我对按摩师的固有印象,他既能埋头苦学钻研医术,又能一心二用搞实业,实现两种身份的自由转换。不得不让我想到 “不走寻常路” 这句不知是哪个品牌的广告语。细细品读郝生智的人生,恰好印证了不走寻常路这句话。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盲人如果不另辟蹊径,又哪里有路可走呢?
对郝生智的采访,我印象最深的两点就是“累”和“怪”。
首先我说说“累”。郝医生最擅长治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病他随便出手就能治好。可是在治疗过程中,他偏偏舍易求难,总是接一些已经被多家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例,您说他累不累?
有些人会说他傻啊,难道不知道什么样的病例自己治起来轻松吗?您要真这么想,那不是他傻,是您傻。郝生智也想过每天只看自己比较拿手的病,但是作为医生,他不忍心让一个个像小李这样花儿一样年龄的小姑娘一辈子躺在床上,所以只能自己多看书,多帮人治病。
当初接小李的诊时,郝医生也是做了详细地前期检查,对于他来说敢接诊就是一种挑战,因为南京鼓楼医院的脊柱专科在国际上都是非常有名气的。这样一个被国际知名专家判了死刑的病人,能在他这里治好,这是多大的诱惑啊!
最近郝医生又接了一个费心的病人,治疗二度以内的股骨头坏死。病人刚来的时候诊所门前的台阶都要人扶着才能上来,郝医生挑灯夜战数个日夜制订了治疗方案。治疗10次时,病人已可以不用拐杖,治疗20次时,步态和正常人所差无几。
再来说说他的“怪”。开按摩店的老板谁不想多挣点钱啊,在按摩这个行业中,有一种普遍现象,能多挣一次钱就多挣一次,这种做法原本也无可厚非。可是郝生智这个怪人从不这么做,他常说:“花钱能治病,不花钱也有办法。”您评评理,这都不花钱了,还给免费治,这不合逻辑啊!
郝生智说他经常接受电话问诊,这里他提到一个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病人,在国外腰疾复发当地医生和我国驻外医疗队都治不好,只能电话求助郝医生。问明病情及所处环境后,郝生智在电话中说:“把汽油箱放在室外,上面铺条毯子,然后腰部着力躺在上面,各种姿势地滚,病就会好了。”郝生智后来解密说这种疗法是热疗、泥疗、拉疗的综合体,他以前就让很多农村来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回到家躺在碾场的石撵上自然治疗, 既省钱又有效。
这就是郝生智,一个让我又敬又爱的盲人创业小能手。细细品读他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正是他性格中的独特性,才会把自身优势发挥得那样好,才会让他在各个领域都能成功。
人啊,可以精明,也可以傻气,但是不能少了志气。愿更多的盲人按摩师能够从郝生智这个同行身上学到点什么,愿今后有更多像郝生智这样有多重身份的盲人出现在我们的刊物上。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