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12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中,各省(区、市)残联、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体育协会举办了县级以上健身周活动共340场,浙江省、广东省和青海省三地作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重要省份,承担了全国主场活动,残疾人五大专门协会结合需求,推广了适合各类别残疾人的康复健身体育项目。全国22家省级单位挖掘当地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资源,形成一地一品。“3+5+22”的活动布局呈现出“主场引领、人群示范、地方创新”的总体特点。
广东省承担了全国第12届残疾人健身周的全国主场活动,作为2025年全国第12届残运会暨第9届特奥会主办地,举办了粤港澳三地连线互动活动,交流残疾人体育发展经验,组织盲人跳绳特色项目邀请赛,提升了区域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图_广东省残联)
文_ 邱志毅
8月8日是全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也是全国第12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简称第12届健身周)启动日。第12届健身周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之后、迎接党的二十大的一次重要的全国性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品牌活动,中国残联理事会专门审定活动方案,中国残联印发活动通知,以“科学防疫、康复健身;融合发展、乐享生活”为主题,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活动实施,全国各省(区、市)残联、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体育协会举办了县级以上健身周活动共340场,呈现出“主场引领、人群示范、地方创新”的总体特点,形成“3+5+22”的活动布局。
主场引领“3”
浙江省、广东省和青海省三地作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重要省份,承担了本届健身周的3场全国主场活动,力争形成示范效应。
广东省作为2025年第12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简称残运会)暨第9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特奥会)主办地,举办了粤港澳三地连线互动活动,交流残疾人体育发展经验,组织盲人跳绳特色项目邀请赛,提升了区域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浙江省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借助举办第4届亚残运会的契机,开展“线上迎亚残运”系列活动,诠释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精神内涵。青海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举办第八届环青海湖残疾人公路自行车赛,打造残疾人精品赛事,凝聚乡村振兴和西部大开发的力量。
三场全国主场活动发挥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残疾人工作的带动作用,体现了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工作的新时代特点和发展方向,对全国健身周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人群示范“5”
残疾人五大专门协会是代表各类别残疾人的专门组织,能够客观反映各类别残疾人对康复健身体育的实际需求。
第12届健身周中,中国盲协推广了受视力残疾人欢迎的盲人板铃球项目。中国聋协持续举办全国听力残疾人羽毛球交流赛活动,在10个城市开展,打造听力残疾人运动健身品牌活动。中国肢协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河南、江西等六省(区、市)肢残人协会,创编太极拳、双节棍和柔力球等适合肢体残疾人开展的康复健身体育项目,并率先在六地进行推广试点工作。中国智协联合社会公益助残组织在山东省威海市举办了沙滩系列康复健身活动,如沙滩足球、沙滩拔河、沙滩接力跑等,智力残疾人和亲友、融合伙伴共同参与,确保人员安全前提下,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中国精协利用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及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以线上线下打卡方式,组织精神残疾人及家庭成员开展居家康复健身体育活动,最大程度增加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康复健身服务供给。
地方创新“22”
全国各地方持续宣传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全国22家省级单位挖掘当地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资源,形成一地一品、推陈出新的特点。
北京市延续冬残奥会效应,举行全市残疾人群众体育大会,开展“康复健身体育进社区”流动大讲堂系列活动,举办旱地冰壶挑战赛,组织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河北省发挥冬奥遗产价值,在石家庄、张家口崇礼区举办省级重点活动,残奥会冠军发出健身倡议,各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身周活动,实现活动全覆盖。上海市首次探索利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融媒体技术参与健身周活动报名、互动、演示等,拓展了健身周活动参与面。江西省以线上比赛、线下打分的形式,开创了大众比赛项目新颖的比赛形式。广东省开发了与健全人融合参与的定向越野活动,让残疾人平等享受全民健身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开展高跷接力运绣球、竹竿舞等民族传统体育融合比赛,促进民族团结。四川省在全省135所特教学校开展“体育复健进校园”项目。
融合发展 乐享生活
本届健身周与全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同期开展。在全民健身战略下,形成了“残健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推动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工作纳入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总体布局。如北京市、河北省着力挖掘“后冬奥”文化内涵,拓展健身周活动形式,开展系列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积极融入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
2022年是全国大部分省(区、市)残运会举办年。将健身周融入省残运会,形成“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工作基调,发挥运动会带动作用,实现普通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残疾人体育工作发展新模式,是本届健身周的亮点。如江苏、安徽、黑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省在省残运会中增设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比赛项目,开展大众体验活动,组织残疾人观摩比赛,举办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研讨会,促进残疾人体育各领域均衡发展。
本届健身周与第4届亚残运会和全国第12届残运会暨第9届特奥会筹办工作形成呼应,利用网络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开展趣味比赛、电子竞技、学习指导、经验交流等形式多样的融合互动活动;并充分依托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示范点,依靠体育社会指导员,提供体育进家庭和技能指导服务,推动基层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融合发展,促进群众乐享生活。
经过12年的发展,残疾人健身周活动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特色道路。健身周在整体上实现了“重大赛事与品牌活动、重要节点与日常工作、全社会与在身边、线上与线下、人与人”的多层次、网络化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基层参与度、内容覆盖度,帮助更多残疾人增强体魄、健康生活。
(作者单位:中国残联)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