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杭州市萧山区残联
残联改革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镇(街道)专职委员仅有24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与残疾人的比例、残疾人工作者的服务能力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完全不相协调,改变这一状况刻不容缓。区残联与多个部门协调,于2020年8月和2021年2月,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萧山区镇(街道)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管理办法》。在人员配比失衡、素质提升空间、待遇低、业务不精、经验缺乏、日常管理难等6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这个政策可真是一场及时雨。”河上镇残联专职委员俞秀丽开心地说,“以前不管你镇上有多少残疾人,专职委员只有一个。有的镇专职委员一个人要面对几千名残疾人开展工作,数据动态更新、各项补贴审核、评残发证管理、助残服务活动组织样样都要做,真的很难。现在好了,专职委员数量增加了,待遇也提高了。如果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奖金还能再上浮10%。”
萧山区残联不但根据辖区内持证残疾人数量和工作需要,配足配强专职委员,还明确了招聘机制,因新增加职数而招聘的专职委员,参照城市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招聘程序,实行全区统一公开招聘制度。原已配备的专职委员,以考试+考核形式,分三年录用70%左右,录用人员与公开招聘人员享受同等薪酬待遇。说到待遇,专职委员年度薪酬按照上一年度杭州市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至1.5倍的标准确定,系数标准根据城市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系数标准动态调整。另外,工会福利待遇标准、疗休养标准参照城市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标准执行。
为了提高专职委员的服务能力,萧山区残联对公开招聘录用的专职委员一律进行岗前培训。同时,组织专职委员到区残联机关进行轮训,轮训一般每人每年一次,每次至少两周。为了丰富专职委员实践经验,区残联对统一招聘录用满2年,且两年内年度考核为合格的专职委员可进行跨镇(街道)岗位交流。高明霞以公开招聘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盈丰街道专职委员,一年工作下来,她对“轮训”和“轮岗”感悟颇深:“专职委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上传下达,但如果不了解残联各项业务,你就很难准确地向残疾人传达政策信息。在轮训期间,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了各条线上的业务,解决了平时工作中的困惑,从不同层面理解各项政策,对于今后为残疾人服务很有帮助。此外,我们平时只专注于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别的街镇工作情况完全不了解,去年年底,区残联组织专职委员对各镇街的康复工作进行交叉考核,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兄弟街道针对不同情况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也对我们从事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如今,萧山区的专职委员人数已经增加到34名,平均年龄为28.2岁,大专以上学历达94.11%(新增专职委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区残联统一招录的专职委员待遇都达到了城市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年收入为14万元左右(含五险一金)。萧山区残联还将汲取改革带来的红利,打造公益性岗位、残疾人就业和村(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三结合”,为萧山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再添一抹色彩。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