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中国残疾人》评论员
过去五年,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也是残疾人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五年。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710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如期脱贫,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残疾人事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残疾人事业也由此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挑战还相当艰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对推动新阶段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系统部署,这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团结带领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出了目标。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残疾人事业要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十四五”时期要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坚持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通过激发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还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水平与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残疾人事业要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着力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织密扎牢残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网,通过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与此同时,要通过固根基、提质量,深化残疾人服务供给侧改革,强化残疾人事业人才培养、科技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等基础保障条件,以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需要。
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四五”时期要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好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的协同作用,发挥地方优势和基层首创精神,通过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已经开启。我们要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在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让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