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残联工作人员和评残专家上门为有办理残疾人证需求的残疾人进行残疾等级评定。
文_艾诚 王先进
泰安市泰山区西张庄村的一个院落里,56岁的范正东坐在电动轮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院子不大,也就100平方米左右,地面全部用水泥做了硬化。提起残疾人证,老范非常感慨:“这个证可有用了,你看我瘫痪20多年,有了它,我就在残联挂号了,生活上给我补贴,还为我改造了家里的地面、卫生间。以前我哪都去不了,现在家里随便转悠,想做点啥我自己都能弄,还能享受残联扶贫基地的分红,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办理残疾人证原本是残联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在泰安市,这项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意义。2018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2019年到2020年,他们逐步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贫困残疾人脱贫成果,将残疾人证办理、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项目列入重点巩固措施去落实。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证“一次办好”工作的通知》《关于强化贫困重度残疾人鉴定办证服务的通知》,要求残疾人证“一次办好”。
强化服务 申领残疾人证最多跑一次
按照市残联的要求,全市各级残联都行动起来,很多区县残联都把办证工作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与扶贫办联合下发文件,通过扶贫网络,摸清需要办证的人的底数。要求对有办证需求的残疾人,能自己行动的办证最多只跑一次,不能动的,残联派人上门办证。
说起来容易,要落实还真得下一番功夫。泰安市所属的肥城市、宁阳县将残疾人证办理等服务事项权限下放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开发区管委会,还在村里设立了代办员,进一步简化了工作流程。泰山区则在街道(镇)残联和社区(村)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残疾人证办理服务点”,办理流程、手续、时限公开透明,“一站式”办理。能够自己行动的残疾人申领残疾人证,只需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评级,然后便可回家等待残联回复。如果申领人的身体符合办理残疾人证的条件,残联会在当天通知他,第二天便会把残疾人证送到他手中。即便是不符合申领残疾人证的要求,残联也会派人上门告知当事人,并为他解释相关政策。
要让残疾人少跑路,那这些路就得残疾人工作者来跑。对于长期卧床和出行困难的残疾人,以及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残联组织专家进村入户,现场进行残疾等级评定。家住宁阳县泗店镇的老刘几个月前因脑血栓导致下肢瘫痪,手也不太好使,他媳妇想给老伴办个残疾人证,可她和女儿实在是没办法推着老刘走几十里路去县里评残,只好向县残联申请上门评残。没几天,残联干部就带着专家来了。原来,县残联定期组织专家到各乡镇为新增残疾人评残,每个月基本上要下乡两次。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宁阳县东西部间距50多公里,为了方便残疾人评残,他们专门在东西部各建了一个评残机构。县卫健部门也很给力,为残联匹配的评残专家多达27位,都是县里各医院的主力,轮流参与评残工作。
规范管理 严把办证标准关
残疾人证核发管理事关广大残疾人切身利益,对残疾人工作者的亲民能力与服务水平是一种考验。李彬是宁阳县残联的干部,来残联时间不长,但对办理残疾人证这项工作感触却非常深。
据他回忆,刚调到残联就赶上残疾人证到期集中更换工作,每天东奔西跑,干活干到半夜都不叫事儿。最难的是两种情况,一是到精神残疾人家里办证,二是遇到残疾程度减轻的,甚至是已经完全康复的“残疾人”。很多精神残疾人不承认自己是残疾人,更不愿意办残疾人证,而他们往往会带有暴力倾向。有一次残联的工作人员刚刚进院,一块砖头从屋里破窗而出,把大家吓出了一身冷汗。像这样的情况一年之内李彬和同事遇到了三次,但他们没有退缩,根据脱贫攻坚的要求,这些残疾人必须办理残疾人证。于是,他们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耐心劝说,开座谈会了解残疾人家庭情况,最终完成了任务。第二种情况更难办。一般残疾人证的有效期是10年,很多残疾人当初办证的时候正处于发病期,因此评定的残疾等级较高。经过10年的治疗和康复,身体情况好转,已经达不到残疾人证上标注的等级。按照规定,遇到这种情况,该降级的降级,该注销的注销,去年换证过程中降级的有好几百人。但是,重度残疾牵扯到补贴,降级了补贴就没了,有些人可能就不干了。不论他们有多大意见,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通融。残联的工作人员耐下心来,拿着专家的评残报告给他们解释,甚至把国家标准放到残疾人面前,让他们和评残人员一起,一条一条对照,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级,做到心服口服。
工作中,大家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通过与评残专家反复交流研讨,残联的工作人员提出应该为新增残疾人设置一个康复期。如果在他们发病不久实施评残的话,残疾程度明显偏重,待到残疾人证换证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问题。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等他们的残疾状态稳定了再进行评残,评定结果会比较准确。针对不同的伤病,他们建议将康复期设定为半年到一年不等。市卫生健康委和市残联成立残疾评定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在各类别残疾等级评定中存有的疑议或争议进行评估、裁定,开展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工作。
掌握数据 惠残政策落到实处
残疾人证是残疾人及其家庭依法享有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只是残联提供服务的第一步。接下来,泰安市各级残联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将通过办证获得的残疾人信息直接推送给民政部门,这样就不用残疾人再零星向民政部门进行申请,民政部门将信息筛选之后,直接告知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来领取补贴。
再有,只要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证,残联马上会根据他的个人需求提供配套服务,其中包括精准康复、辅具适配和无障碍改造等内容。对于肢体残疾人,残联量体裁衣般的家庭无障碍改造短时间内就会入户完成;盲人、聋人所需要的辅助器具也会很快送到他们的家里;残联的康复团队也会尽快与残疾人对接,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制定康复方案,并整合村卫生室的力量,为残疾人提供最直接的康复指导。
随着办理残疾人证等工作的高效推进,泰安市的残疾人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残疾群众心里。
(原标题:办好残疾人证 建立精细化服务体系——记山东省泰安市残联强化残疾人办证服务工作)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