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鲁曲
第30次全国助残日就要到了,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
毫无疑问,“脱贫”与“小康”不仅仅是今年助残日的最大关注,一定也会成为全年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关键词。摆脱千百年来捆绑炎黄子孙的“贫”与“困”,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经过全国上下的不懈奋斗,将在公元2020年实现,这必将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丰碑,今年也必然成为一个令人振奋和难忘的特殊年份。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3月6日,总书记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现在距全面胜利只有240多天了,我们必须抖擞精神,全神贯注,聚焦难点,尽锐出战,共赴前线,决战决胜。
因残致贫是攻坚的堡垒,助残脱贫是攻坚的硬仗。“无财谓之贫”,“居而无食谓之困”。虽然古人理解的“贫”与“困”与今天的贫困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缺少收入和持续增收的机会,困守家中缺失基本公共服务的窘困却还是不少农村贫困残疾人、特别是贫困重度残疾人主要致贫因素和脱贫不解困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到了这个时候,就得一户一户、一个一个地详细排查并剖析现存的每个残疾人贫困户、监测户、边缘户的“家底儿”,检视未脱贫或未稳定脱贫的真实原因与风险,一条一条、一件一件地去对接政策与资源,一项一项、一人一人地落实责任和帮扶目标,精准再精准,精细再精细,非得“下一番绣花功夫”才可能奏效。对已摘帽县贫困残疾人的存量要心中有数,对建档立卡户要督促低保、“两补”等政策到户到位,对脱贫监测户要跟踪预警,对贫困边缘户要及时分享扶贫政策,对未办新办证残疾人要抓紧办理并纳入帮扶,对疫情影响存在致贫返贫风险残疾人要及时上报并纳入帮扶底册,对因病因灾致贫返贫残疾人要联结帮扶项目,对贫困重残户多残户要施以托养照护,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并各得其所,以经得起抽查普查,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决胜小康,有你有我,残疾人也要参战共享。现行标准下的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但也只是摆脱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绝对贫困,与“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更加殷实、更有尊严生活”的残疾人小康目标仍有不少差距和努力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谆谆嘱托,是明确目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要把促进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作为决胜小康的根本保障:公益岗位要尽可能多地让具备条件的残疾人及亲属担任,扶贫基地助残就业辐射带动效能要更大释放,扶贫车间、社区工厂要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及家人,东西扶贫协作也要优先支持能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的项目,入股分红等资产收益更要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要把城乡残疾人的健康和康复作为决胜小康的重要基础:让所有残疾人都能够纳入城乡医保并可获得便利有效的医疗服务,残疾儿童都能及时获得康复救助与康复训练,辅具适配能够满足迫切需求者,签约医生有动力有保障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健康管理与康复服务;要把居家生活和安全出行无障碍作为决胜小康的重要支撑: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要努力“清零”,让残疾人出得去、进得来,易地搬迁残疾人家庭和危房改造户尽可能居住方便、便利出行。
助残脱贫、决胜小康,需要更大的力量。聚焦残疾人脱贫奔康,筑牢决胜全面小康的基本盘,需要党委政府和基层党组织的持续支持并格外关心、格外关注,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与广泛参与,需要企业和市场力量的利益链接与倾情带动,更需要广大残疾人、残疾人亲友的主动参与和残疾人组织的有效引导与发动。我们坚信,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同时,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必将全胜,城镇乡村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一定能够全面实现。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