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扬
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2013年,是我50多年生涯中,经历人生第一次颇多的一年,也是充满温馨、充满感悟、充满期待、充满挑战的一年。这一年,我离开曾经工作了近30年的残疾人工作岗位,从大连市残联转岗到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一名坐轮椅的重度残疾人,能有机会走进所在城市的权力机关,能成为庄严国徽下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一员,能有与社会进一步深度接触的机会,这无论是对我个人来说,还是对我所代表的残疾人群体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令人鼓舞的事情。
记得第一次走进市人大办公室。30年前,当大连一群不甘厄运、逆境奋起的残疾青年自发地组织起来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奢望过能有这样的一天——一个重度残疾人代表能坐着轮椅到市人大工作,30年后的今天,这却成为了现实。
2013年1月5日,我来到市人大报到。为了让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在市人大机关方便地工作,市人大领导操心费力,安排专人提前对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无障碍改造。不仅有台阶的地方都新修了坡道,连公用卫生间和办公室房门都进行了改造。不光电动轮椅自由出入畅行无阻,连办公室的房门也换成了电动门。如果有人来敲门,摇轮椅过去不方便,只要在办公桌上遥控一下,房门就会自动开关。为此,市人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还到市残联进行了考察。面对这样细致、周到的考虑,让我感动不已。
不光是硬件无障碍的到位,在软件上让我更体会到市人大机关良好的氛围。一踏进市人大之门,一种温馨、和睦的大家庭的感觉就迎面扑来。在这里,有同志们的牵手与互助,有机关工作的规范严谨和机关环境的人文氛围,让我感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力量。在这里,有市人大常委会里景瑞主任与我推心置腹的谈话,让我这名新兵很快找到了方向。在市人代会召开期间,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军见到我时,亲切地鼓励道:“好好干,继续发挥作用!”让我更加充满了信心。
2013年春节期间,我的老战友、现任中国残联副主席的吕世明回大连,特意提出要到我的人大办公室来看看。相聚的那一刻,世明副主席和我都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回想起当初一起创业时,我们曾多次到市人大找领导寻求支持。当时,我们上楼不便只好在大门口等待,每次市人大的领导都会出来见我们这些残疾人青年。1983年8月13日,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成立的那天,市人大领导还出席了我们的成立大会并给予指导。30年弹指一挥间,市人大对残疾人的那份情感、那份关爱一直没有变。在我到岗后不久,又相继接到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和时任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以及时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翠玉等发来的短信和打来的电话,他们都把我的转岗当作一个群体的大事给予称赞和鼓励。
第一次成为市人大代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我之外,瓦房店市90后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姜胜男,成为我市年龄最小的人大代表。在市人大的舞台上,不仅有重度残疾人进入机关工作,更有残疾人行使人民赋予的至高无尚的代表权力。
从1988年开始,我一直是大连市政协委员,从2003年开始我又当了近10年的市政协常委。在市残联工作期间,市人代会我只是列席参加。2012年,我与市人大有了更多的接触。5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组来到我市进行执法检查,我有幸全程参与;6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修订草案),我在会上做了相关说明。市人大常委会对修订工作高度重视,精心论证,多方协调,使修订后的这个规定惠及残疾人的政策更加到位。去年这两次近距离的接触,加深了我对市人大的认识和了解。2012年12月底,我庄重、正式地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怀忠民手中接过红色的任命书,开始了我在市人大履职的新里程。
第一次当选市人大常委。残疾人代表进常委,这是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历史上的一次突破。2013年1月初,我参加了市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而且成为47名常委中的一员。会上,我作为全市35.4万残疾人这个特殊而困难群体的代表,就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完善高铁无障碍设施等写了多件建议。在市人大的舞台上,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等方面问题的关注更加全方位。在此期间,我一刻也不敢放松对新知识的学习并努力适应着工作。
虽然已经到市人大工作了,但我与残疾人事业的距离并没有拉远。2012年12月28日,在我与市残联的同事们话别的时候,我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的情和根,永远不会离开残疾人事业!在这众多的人生第一次中,我的事业在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上不断发展,经历愈多思想愈明,感悟愈深干劲愈足。我要用真心真情去拥抱生活中那无数的第一次,让事业的脚步更加稳健,让生命的体验更加多彩。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