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700多万盲人中,只有50多位盲人拥有了自己的导盲犬,一个人,一条犬,命运使然,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互依靠,寸步不离,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感动着自己,也触动着大家。
导盲犬珍妮是盲人陈燕的眼睛,是她出行的工具,也是她最疼爱的“孩子”。
文_侯超伟 图_陈曦
一次遭遇了却一个心愿
自打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因为眼底发生病变,陈燕眼前的世界永远是一片黑色。而她的父母在她5个月的时候,放弃了治疗,也放弃了她。是年迈的姥姥,将她留在了身边,不离不弃地抚养她。
2010年,一次意外降临到陈燕的身上——一辆疾驰而过的电动车撞倒了她。
“由于电动车驶过时发出的声响并不大,我当时一点防备都没有”,陈燕介绍道。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撞击,陈燕整个人都飞了出去,不仅胳膊、腿部多处受伤,更要命的是伤到了头部。“医院当时给我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就算手术成功了,康复后脑部也会有复发的可能。”想想以后要坐在轮椅上,眼前又是一片漆黑,自己这一生太拖累别人了,陈燕说:“我当时就想等死了,所以选择了放弃治疗。”
丈夫看她整天躺在病床上“等死”,心里也难受,问她还有什么愿望想要完成。陈燕之前也“看”过那部电影《导盲犬小Q》,心想要是能有条自己的导盲犬,在那电动车飞速驶过时,或许可以让自己提前有所觉察,这次意外能够可以避免。虽然时间无法倒流,可她也只能用这种遐想为自己打气。爱人听完她想要条导盲犬的愿望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其实,我明白爱人的心意,他是想让我高兴起来,可我知道导盲犬在中国非常稀有,我的这个愿望或许只是一种奢望。”陈燕说道。可让她没想到是,跟爱人说完第三天,大连导盲犬基地的王靖宇教授就打来电话。从丈夫那里了解完陈燕的事情后,王靖宇被她的身世所打动,便向陈燕允诺一个月后可以免费领取一只导盲犬。
听到这个消息,陈燕以前从电视、广播里了解到的关于导盲犬的所有事情不自觉地开始在脑海中浮现,那一宿她彻夜未眠。
一个意外收获一份感动
盲人能否使用导盲犬最主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盲人必须能够独立行走,因此接下来的日子,陈燕开始积极治疗,并放弃使用轮椅,努力尝试独立行走。
一个月后陈燕没有依靠轮椅,乘火车去了大连导盲犬基地。按照训练科目,陈燕开始学习如何同导盲犬交流、发指令、照顾导盲犬等科目。21天过去了,陈燕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如何用中文给珍妮下达指令,还教会了珍妮一些英文口令。“别看珍妮这么聪明,可要想驯服它,着实让我吃了不少苦啊!”陈燕说。
最初,工作人员为陈燕备选了5条犬,但并没有把它们的名字告诉她,只是把每条犬编好号后,从笼子中放出来,让陈燕同它们接触,珍妮是第四号。“其实,我从小就怕狗,当珍妮从笼子里跑出来,我能听到它的爪子在地面摩擦的声音,感觉特别恐怖。下意识地身子就往后退,还大声地叫着:救命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陈燕依旧激动。
不仅第一次见面没能打好基础,跟珍妮配合时也没想象得顺利。陈燕回想起训练时的场景颇有感慨:“我当时身体很虚弱,它还使劲拉着我走,怎么拽得住它啊,弄得我根本无法站住。说实话,我当时都想换一条犬再试试了。”后来,训导员告诉她,珍妮个性很强,没把你当主人时,根本就不服你,但它可是只“明星犬”,曾在世博会表演两个月,然后还参加过残疾人亚运会,它适应性很强,对人不会产生恐惧。“我也算是‘追星族’吧,于是跟训导员商量,决定再跟珍妮磨合一下。”陈燕调侃道。
“明星犬”不仅名气大,脾气也大。第二天,珍妮又开始给陈燕耍“大牌”。上下楼训练的时候,还有三节台阶没走完,它就直接给陈燕拉下去了;行走训练时,它还有意把她往树坑里领,带她撞大石头,碰树杈,不过还好有训导员及时的制止,没能让珍妮的小阴谋得逞。
就这样磕磕绊绊地训练了一个星期,陈燕失去了耐心,最终还是决定要更换一条导盲犬,可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事,让她和珍妮真正走到了一起。
当时正在训练过马路,训导员按照训练规定跟在陈燕和珍妮10米以外的地方观察。珍妮像以往训练一样,带她找到了“斑马线”,站到了路的一侧。“听到耳边的车声,我不确定何时通过,必须不断地询问珍妮:珍妮,走吗?走吧?走吗?走吧......珍妮会根据实际路况选择前行,或是等待。”陈燕说。等了有十几秒钟,珍妮领着她开始通过马路,正当他们走过马路时,“我听到左侧有辆卡车向我们这边驶来,本以为司机会慢慢地降下速度,可发动机的轰鸣声突然变得更加剧烈了,我意识到,司机加速了。”陈燕说,“我不知道车离我有多远,也不知道我该向前跑,还是向后退,一刹那,我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当时就想反正我的命也是捡来的,不能再连累一条狗,我就把导盲鞍松开了,嚷了起来:‘快跑,珍妮!’”
让陈燕感动的是,训导员看到这一幕,奋不顾身地迎着车冲了过去,将车拦停下来;更让她吃惊的是,尽管把导盲鞍松开了,可珍妮并没有跑,而是紧紧地倚靠在自己腿边。“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珍妮不仅是我的眼睛,更是我的守护神。”陈燕从那一刻起,不再把珍妮看成一只导盲犬,而是自己的孩子。
一个拒绝明白一种责任
尽管陈燕想要尽最大可能给珍妮一个幸福的“狗生”,可是当珍妮来到北京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对珍妮说“不”。
陈燕介绍道:“我去过地铁站11次。现在一说去地铁,珍妮就往后退,趴在地上不起来。最后一次,我们是和交通台的记者一起去的,被拒绝入内以后,我突然发现珍妮没动静了,垂着尾巴,嘴巴贴在地上,看到珍妮的样子,交通台的记者也哭了。当时我就明白,珍妮的表情肯定很痛苦,当即我就决定,以后再也不带珍妮去地铁了。”陈燕总说珍妮是自己的孩子,谁会对自己的孩子重复伤害。后来从10号线进去,从5号线出来,陈燕问站长,下次能让珍妮进吗?站长依然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商场、超市屡屡遭拒,而经过多年的训练,珍妮又不能像所有的宠物狗一样,想叫就叫,想跑就跑,很多天性都被隐藏起来,看到它既不能完成导盲犬的工作,又无法回到原来的天性,陈燕被拒绝后体会到的不仅是无奈,还有一种责任。
为了让大家知道、了解导盲犬,最后接受导盲犬,陈燕为珍妮写了一本书《妈妈我是你的眼》,写完了这本书后,陈燕就开了微博,她用珍妮的口吻描写周围的一切,3个月后,没想到珍妮的粉丝飙升,涨到了一万两千多人。“我觉得可能这个形式比较新,关注导盲犬的人也比较多。我开这个微博也是希望大家能接受,珍妮是工作犬。”陈燕表示。
有人问她,它只是一条狗能帮你做什么?陈燕开玩笑地说:“除了不会给我夹菜和托行李,珍妮什么都会做。我跟珍妮就是有缘分,它是我的眼,哪里都能带我去。”人生的美好,或许因为来到这个世上注定会跟另一个人有极深的緣分。但有的人,却比別人还更多了一种特殊的真,那是因为,她在这世上跟一个宠物有了相守的缘分!陈燕用真挚的情感,努力让更多人知道了在中国,盲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眼睛——导盲犬,而珍妮是用自己眼睛重新照亮了陈燕的心。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