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整理/陈曦
养母照顾她三年,她照顾养母一生
1991年,孟佩杰出生在山西交口县,5岁时父亲在车祸中去世,母亲迫于生计不得不将她送人领养。当时在隰县老干部局工作的刘芳英收养了这个苦命的孩子。刘芳英觉得孩子已经5岁了,怕联络不上感情。但孟佩杰的乖巧很快打消了刘芳英的顾虑。看到孟佩杰体弱多病,刘芳英就想方设法让她多吃肉,没料到孟佩杰不爱吃肉。刘芳英就用奖励的办法,吃一块肉奖励一毛钱,吃一个肉饺子再加一毛钱。即使这样,年幼的孟佩杰总是想方设法地将母亲给的肉食特别是肉饺倒掉。等到年底过春节,刘芳英打扫橱柜角落时,发现一大堆已经长了红红绿绿长毛的饺子。然而,不论孟佩杰做错什么事,养母刘芳英总是俯下身子,耐心地给她讲道理。从不打骂。
时光难再,好景不长。刚刚尝到甜蜜滋味的孟佩杰还不懂得如何细细品味,便接连遭到了飞来横祸。先是自己的生母突然早逝,不久,养母刘芳英又患上了椎管狭窄症。经过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只能依靠双拐勉强走路。经过几次连续的手术,养母刘芳英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到最后一次手术后,竟然瘫痪在床,屎尿不觉。一年后,养父无法忍受艰难的生活,悄悄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这一年,孟佩杰只有8岁。
8岁孩子担起家庭的重担,12年回报只为一声“母亲”
8岁的时候已经经历过两次家庭破碎,8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独自一人照顾半身不遂的养母,8岁,在其他孩子正在享受童年的时候,孟佩杰却已经在为生计而操劳。
那时候孟佩杰还不能认得所有的东西,小姑娘便自己编一套口诀:长的是葱,圆的是蒜,疙疙瘩瘩的是生姜。厚的是盔,薄的是盆,扁扁的豆角绿莹莹。
她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从天亮开始,一日三餐、洗洗涮涮,还要给妈妈敷药换药,帮妈妈大小便。孟佩杰已经养成了早晨6点起床的习惯,起来以后先给刘芳英换屎布、换尿布、梳头、洗脸、刷牙、打扫卫生,再去上学校。中午学校放学先去买菜,一路小跑回家后再给母亲换屎布、尿布,紧紧张张做饭后又去洗碗,洗完就往学校里跑,下了课回来以后又是换屎布、尿布,一天换了无数次。有时候母亲闹肚子,一天得换四五次尿布,有时候拉不出来,孟佩杰就用手指挖出来。冬天要烧炉子,孟佩杰每天早早起来给炉子添炭、掏灰。身子小,够不着,就站在小凳子上,摔伤、烧伤已不记得多少次;为养母洗衣服、擦洗身子,手冻得又红又肿,膝盖不知磨破几层皮……即便如此,她从来没有因为照顾母亲和料理家务而耽误学习,每次考试她都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无论生活的压力多么重,照顾母亲怎么累,学习的时间如何少。在这些成年人看来都无法承受的困难面前,年幼的孟佩杰都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唯一让她烦恼的是自己的手脚不够多,很多时候忙不过来。
刘芳英常常从枕头底下拿出刚领养来小佩杰时拍的照片,那时候的她又粉又胖,而今,孟佩杰早已经离开了快乐的童年。关于自己的童年,孟佩杰说雾蒙蒙的一片都记不得了。
读大学 带着瘫痪的妈妈
2007年,孟佩杰初中毕业,刘芳英原本打算让女儿上高中、考大学。然而,孟佩杰却自己拿定了主意,主动选择了可以就近照顾养母的临汾学院隰县基础部学习。两年后,按照学校的安排,孟佩杰必须到临汾学院(总校)再接受3年教育。如果去临汾上学,躺在床上的母亲怎么办?经过反复考虑,孟佩杰决定带着妈妈去上学!
孟佩杰对自己说,咱不管到啥时候都要带着妈妈,不抛弃,不放弃。我妈妈爱我,这就够了。
当孟佩杰把这个决定告诉妈妈时,刘芳英坚决不同意,她说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女儿的前程,但最终拗不过倔犟的女儿。
2009年秋,孟佩杰背着母亲从百里之外的隰县来到临汾,在即将就读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附近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开始了背着母亲上大学的生活。每逢寒暑假有点闲暇时间,佩杰就会找一些发传单之类的兼职,赚点钱补贴家用。知道刘芳英爱吃肉,她便从第一笔工资中抽了28块钱买了猪头肉和五花肉,回家做给刘芳英吃。而平时,她就连蔬菜都尽量买便宜的番茄、白菜,而不舍得买豆角、茄子。
为了能照顾好养母,已经是大学生的孟佩杰还托同学买来医学护理方面的书籍,照书上说的一一实践。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40个仰卧起坐、拉腿200次、捏腿15分钟……近两个小时的康复训练结束后,小孟便忙着为母亲洗脸、刷牙、梳头、喂饭。等把母亲安顿好后,还没吃一口饭的她便胡乱抓起一个馍馍或者一块饼急匆匆赶往学校上课。寒冷的冬天,为了不让母亲的褥疮发展、恶化,她专门跑去向老中医请教护理方法。夏天暖和时,就抱母亲到窗前晒太阳。刚强的母亲瘫痪后精神状态不太好,脾气也越来越大,佩杰就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惹母亲生气,要多说体恤母亲的话,多做让母亲高兴的事。提及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直言快语的刘芳英哽咽着说:“要不是我这闺女,我活不到今天呀!”
刘芳英现在穿的衣服都是佩杰省吃俭用帮她买的,而孟佩杰身上穿的大多数都是一些亲戚朋友家孩子不要的衣服,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花几十块钱买一套新衣服。在别的女孩子纷纷开始爱美的年纪,佩杰梳着最简单的学生头,远远地躲在斗艳的人群外。
从8岁到20岁,4000多个日子里,孟佩杰一天一天地用纤细的肩膀扛起母女两个的人生,在艰辛生活中诠释了平凡的属于家的幸福。4000多天来,孟佩杰不仅仅在生活上把刘芳英照顾好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她的存在让刘芳英渐渐找回了生活下去的责任和勇气。
2011年,孟佩杰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在网上被网民称为“最美丽的少女”。谈及今后的打算,孟佩杰说,毕业了想踏踏实实当个小学语文老师,和母亲简单快乐地生活。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