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本刊记者 冯欢 白帆 刘晔 闫双艳
1922年,一位经历了丧子之痛的美国商人,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开端,开设医院、关注残疾儿童,为康复国际埋下了人道的种子。该组织三次更名,本着博爱襟怀,扶残助困,推动国际社会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在打破会员国别与地域限制上不懈努力,一步步将残疾人的平等、共享、融合的愿景根植于心,书写人类发展进步的生动实践。
中国残联于1988年加入康复国际,成为其国家会员。2016年,康复国际迎来“中国掌门”张海迪,这是近百年来首次由华人女性担任主席,尔后打破惯例再次当选。七年来,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改革和完善国际残疾人事务治理体系贡献了极为宝贵的中国力量。可以说,中国与康复国际的故事,从过程到结果都是双赢。
百年前,康复国际担当起促进残疾人康复、维护残疾人权益的重任,开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百年后,康复国际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建设一个更包容的世界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百年接续,历久弥新,助残初心,始终如一。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