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幸福嘉里”文创园区,一位在咖啡吧工作的唐氏儿。帮助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不仅实现自我价值,也给家庭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摄影 张和勇)
文|《三月风》记者 冯欢
对于这张笑脸,许多人并不陌生。因为比普通人多了一条染色体,导致唐氏综合征患者有着明显一样的“国际脸”,运动发育迟缓,智力水平较低。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每8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此病。这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常被称为“唐氏儿”“唐宝宝”。他们天真又憨厚,为世界带来许多美好,却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唐氏综合征患者遭受了歧视、排斥,甚至遗弃,得不到该有的关爱和照顾。随着社会文明发展进步,各个国家开始关注他们的权益和福利。2011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以后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唐氏综合征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唐氏综合征的独特性——3条21号染色体,更是为提高公众的认识和重视。
近日,在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幸福嘉里”文创园区,一位唐氏儿的表现令人惊奇。他充满活力,调得一手好咖啡,迎来送往笑容满面,认真的动作、可爱的小脸,会让人忽略他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据介绍,2021年,扬名街道通过拆、改、建将老破旧工业厂房改造成集党建引领、便民服务、扶残助老、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创园区,为周边居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专门为残疾人量身定制了场馆管理员、环境保洁员、咖啡调配师、餐厅服务员、交通引导员等不少于10%的实景体验式就业岗位。这位唐氏儿就是其中一员。
不止于此,园区内还建成了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为辖区24个社区1924名持证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康复指导、文体活动等7项服务,总面积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名残疾人参加辅助性就业、100名残疾人参加活动。对于残疾人来说,尤其是像唐氏儿这样的心智障碍者,人生的马拉松极为不易。家门口的辅助性就业,不仅让他们找回生活的尊严,也为家庭减轻了负担,这无疑是一个高质量的探索结果。
多年前,日本记者斋藤茂男在报告文学《为了生命闪耀之日》中记录了一场对唐氏儿的告别,围绕这个唐氏儿“到底该不该活下来”的生死问题,日本社会展开了激烈讨论,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人类不断追求进化的反省。负责这位唐氏儿的儿科主任说:“不能仅仅对残疾人的父母说‘生命很重要,所以要把他们带大’,还要告诉他们,这个责任将会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人类如何对待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折射出人类实际的文明程度。有社会学家这样说过:观察一个城市发达与否,不是看其高楼大厦多么光鲜,也不是看中产白领过得如何滋润,而是要看残疾人在公共场所的出现频率。如果一个城市能最大限度弥补残疾人的“短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让残疾人不光受到呵护,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融入社会、参与生产生活,其和谐程度自不必说。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