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无声之舞

2022年06月02日 来源:《三月风》2022年第6期

策划_《三月风》编辑部 

执行_《三月风》记者   冯欢   白帆    王雨萌   张西蒙    闫双艳   

WeChat_1653467276.jpeg
在无声世界里,聋人舞者用心起舞,用肢体诠释音乐,诠释生命的意义。(摄影 张和勇)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类拥有语言的力量之前,我们的祖先通过舞蹈传达思想、愿望和情感。它产生于生命,归属于生命,关注着生命,体现着生命,甚至就是生命本身。

聋人舞者或因注定通往舞途:肢体表达是他们主要的语言。尽管节律不一,塑造的文化有异,但他们的舞蹈和人类最初的舞蹈拥有遥远的相似性: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

17年前,在央视春晚舞台上,一群聋人舞者舞出了最美的《千手观音》。17年来,《千手观音》常演常新,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美轮美奂的背后,书写着聋人舞者用残缺的身体,挑战无限的生命故事。

无声之舞的繁茂多姿,有赖于文艺大花园的深厚沃土。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展现了三十余年中国特殊艺术的发展成就,同时见证了无数无声舞者崭露头角的过程,它是一个舞台,更是一扇让艺术之光照进生命的窗户。

而年轻一代的民间舞者,更是将自己的“艺术网线”接入国际频道,告诉世人街舞、手语说唱等流行艺术,我们一样玩得转,玩得好,甚至玩出了中国风。无声舞蹈的内涵在扩大,但生命的共振永不停息。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