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先天脊柱裂的36岁北京姑娘郭媛媛,当父亲抱不动她时,那句“以后送你去养老院”的话深深扎着她的心;河南女大学生潘美好向母亲告白当“北漂”的愿望,顿时被泼了冷水,反问她有没有自理能力;因海绵状血管瘤坐上轮椅的河北农民张迪连自主排尿都做不到,没有工作的他,给儿子买自行车的钱都没有……脊髓损伤群体的个案不是孤例,他们因病、工伤和车祸,身体吃了亏,人生蒙了灰。
重建希望才能找回生活,打碎桎梏才能穿越荒凉。他们相聚在“希望之家”,学到了生存的本领,获得了谋生之道,学者用轮椅滑向有光的地方,就如同搭上了与世界重新链接的数据接口,恢复数据传输,尽管会慢一点,却仍旧可用。
深入希望之家,才会发现它在名字之下藏着不少“好货”。里面既有训练系统、培训中心,又是扎根在社区的心灵诊所、就业课堂……它的多样性值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靠近它,从医疗、职业和社会的角度反复琢磨和观看。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