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所谓远方,不过是片刻想象

2017年12月25日 来源:《三月风》2017年第12期

QQ截图20171225160655.png
撕名牌跑累了,民宿慢综艺开始扎堆,图为加盟明星人数最多的《青春旅社》 海报。然而,完成任务,角色扮演,快节奏产物下的“诗和远方”终究是个伪命题。

诗和远方被过分具象化,仿佛诗就只是诗歌,远方就必然是某个旅游胜地,可事实上,“诗和远方”更接近于抽象意义上的概念,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方心灵空间。

文_《三月风》记者 冯欢

最近的电视荧幕,民宿类的慢综艺扎堆。湖南卫视有《亲爱的客栈》,东方卫视同期推出《青春旅社》,浙江卫视有《漂亮的房子》,江苏卫视的《三个院子》也开播在即……与闹腾的快综艺不同,这些慢综艺,用“慢”和“远方”这股清流直戳人心。

这些节目的选址都很讲究,《亲爱的客栈》录制地点选择了360度无死角的泸沽湖;《青春旅社》选择了最美莫干山;《中餐厅》则在泰国旅游胜地象岛……它们不约而同构筑了一种远方想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

诗和远方,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症候。无论是高晓松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还是早前河南女教师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宣言,抑或是十几年前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我想去桂林》,它们都昭示着现代人对远方的一种渴望。

然而,远方只是特定人群的远方。每天半夜就得起来扫大街的环卫工人,或在东莞工厂流水线上的年轻人,他们不会总嚷嚷着什么远方,相较于许巍高晓松,他们更熟悉凤凰传奇。财务早已自由的上流阶层,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想要的远方早就触手可及。心系远方的,往往是夹在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人,他们被称为小资、白领、中产阶层,他们是远方的忠实拥趸。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包裹下的沉重肉身,时不时会灵魂出窍。

远方早已被他们自我美化过,它们是大理、乌镇、西藏、不丹,或是欧洲某个小镇,充满文艺调调儿,更是三毛笔下的“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他们渴望的远方,不会是四川大凉山,更不可能是宁夏西海固,即便“幸福国家”不丹和尼泊尔都属于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列,他们也要献上贫穷的赞美诗。这样被粉饰过的远方,不过是现实之外的片刻想象,他们不会扎根于此,更怕离群索居,过过眼瘾、刷刷朋友圈后,继续做回北上广的一只工蜂。

远方业已落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作为后工业时代旅游观光产业的主力军,消费主义充分迎合小资青年,说是心灵栖息地,但已然千篇一律。它们像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模型,散落在全国各地,那里一定有台湾奶茶、有义乌工艺品、有时光邮局、有青年旅社,也一定有酒吧和几个当街拍打羊皮鼓的艺人。

所谓诗和远方,只是一种无力的逃避。你眼里的远方,不过就是身处远方的人“眼前的苟且”。面对现实的困厄,远方不是一劳永逸的救赎,不是出去转一圈回来,就能改变世界。实际上,眼前既有苟且,也有诗和远方,现实再鸡零狗碎,抬头也能看见月亮,否则,“心若无处安放,在哪里都是流浪”;另一方面,诗和远方被过分具象化,仿佛诗就只是诗歌,远方就必然是某个旅游胜地,可事实上,“诗和远方”更接近于抽象意义上的概念,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方心灵空间。辛劳与庸常是生活的本色,而在辛劳和庸常中体味诗意,这才是境界。正如荷尔德林的一句话: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