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超出想象的残疾人之困

2017年04月14日 来源:《三月风》

 IMG_8630.JPG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一个民办聋儿语训班,不足30 平方米的平房,接收了周边贫困家庭近20 名智力与肢体残疾的学龄儿童。(摄影 张和勇)

在富人抱怨咖啡糊了时,他们是真吃不饱饭,上不起学。据统计,8500 万残疾人里,有1500 万以上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其中有1200 万在农村。

文_《三月风》记者 冯欢

一天8.2 元,这是根据2016 年国家公布的贫困线折算出的贫困人口一天的全部消费(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 元)。8.2 元是什么概念?在北京刚够买一屉小笼包,在南昌勉强拿下一个路边摊盒饭,在超市还买不到一盒口香糖。

公认的贫困线,仍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奢望。在山东聊城侯营镇,14 岁男孩白广春一天只吃两顿饭,一顿一个馒头一碗清水疙瘩汤。父亲智障,母亲瘫痪,小小的肩膀撑起一个家。赶上父亲偶尔外出做工,带回工地吃剩的两根油条,那点油星儿,便是小广春的牙祭了;河北平乡县盲人穆孟杰办校十七年来,盲生们全来自农村,绝大多数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来学校前,有的被父母整天绑在床上、锁在地窖里,有的甚至被扣在一只盖了盖子的大瓮里。

残疾人之困,远远超出想象。在富人抱怨咖啡糊了时,他们是真吃不饱饭,上不起学。据统计,8500 万残疾人里,有1500 万以上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其中有1200 万在农村。这个人群的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

645.4 万农村残疾人依靠低保金维持基本生活;13.9 万农村适龄残疾儿童未能入学;220.8 万就业年龄段的农村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有不同形式的托养需求;639.6 万农村残疾人未实现就业,其中有58.7% 的残疾人依靠家庭成员供养,24.3%的残疾人依靠社会救助……

“残疾”与“贫穷”高度相关,往往互为因果。这是一种普世性现象,中国绝无例外。在所有穷人里,残疾人无疑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残疾人的贫困,既有经济因素导致的贫,更有因残障和社会对残疾的态度而造成的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贫穷本身使人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带来对身体的损伤,贫穷的生活环境和经济能力又使他们更可能致残。而一旦这些穷人成了残疾,就更难找到好的工作甚至成为家庭负担,于是就更穷了。因贫致病、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好比一锅浑水,难逃贫穷的宿命,甚至产生代际传递。

拯救“穷人”,扑灭“贫穷”,这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残疾人口大国发展残疾人事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从1991 年中国残联向中央提出开展康复扶贫的建议,拉开残疾人专项扶贫工作序幕至今,我国的残疾人扶贫工作已经走过25 个年头。期间,从“八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纲要,残疾人扶贫工作已从“基本生活”迈入“基本需求”,从着力解决温饱问题向全面享有各项基本服务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也紧跟时情变迁,出台了一系列意见规划,如2012 年的《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2015 年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等,推动残疾人扶贫事务走向“精准”发展。

据统计,仅“十二五”以来,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模式,我国已经以多种方式扶持了913 万残疾人发展生产、就业增收,让588 万残疾人实现稳定脱贫,为43.8 万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使336 万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既是攻坚号角,也是脱贫军令状。跨入2017,扶贫攻坚进入最后4 年冲刺期,不让残疾人“掉队”,就要拿出更实、更有针对性、更具人文关怀的措施。贫困残疾人的脱贫解困,绝不是平均意义和平均数据上的脱贫,而是一个个具体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的真实改善。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