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不能自主的身体还有意义吗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三月风》2016年第1期

当一个人失去身体的自主能力,他(她)的身体就彻底丧失了意义?缺乏自主性的人生,其意义就必然少于健全人?还是说,这样的身体,仍然有获得意义的可能?

文_西闪(作家 独立书评人) 

1992年,戴着小圆帽的特瑞莎一生下来,就没有大脑和小脑,只有一团维系生命体征的自主神经——脑干。她有心跳,能呼吸,血压也勉强正常,还能吞咽和睁眼,但生命对她而言只有几天,或许几小时。她有极其严重的发育缺陷,一种先天性的畸形,也即“无脑症”。

致命的缺陷早在受精后的第23至26天内就已注定。出于至今不明的原因,多半是基因表达的问题。多数无脑症胎儿死于腹中。运用现代医学,无脑症可以做到早期发现。这时候,终止妊娠是合情合理的做法。尽管如此,仍有少数患儿未被检出。譬如美国,每年大约有350个无脑症患儿活到出生。在佛罗里达州降生的特瑞莎就是这种情况。

伤心之余,特瑞莎的父母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想把特瑞莎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它们的人,包括眼睛、心脏、肺、肾以及肝脏等等。对此,特瑞莎的医生也表示同意。

然而佛罗里达州的法律禁止在捐献者死亡之前取走其器官。特瑞莎没有大脑和小脑,但她“活着”。自从脑死亡成为医学上宣布死亡的通行依据,其判定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脑干反射的消失”——特瑞莎的脑干仍在运转,她还有呼吸。

更严重的是理念的冲突。特瑞莎的父母认为,器官移植能够让包括特瑞莎在内的所有人受益。需要那些器官的孩子将获得新生,即将死去的特瑞莎将摆脱痛苦,获得意义。但很多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去拯救另一些人,无论如何都是错的。这一类看法主导了舆论。特瑞莎在争议中活了9天,最终因器官衰竭而死去。当然,器官移植已不可能。

这些道德上的争论是严肃的。但当一个人失去身体的自主能力,他(她)的身体就彻底丧失了意义?还是说,这样的身体,仍然有获得意义的可能?想想那些严重残疾的人,还有那些迈入人生暮年的老人。从生理的角度看,他们已经或正在失去自己对身体的掌控能力,难道说,他们缺乏自主性的人生,其意义就必然少于健全人?

特瑞莎为我的疑问提供了最极端的例子。她永远没有自我意识,根本没有自主愿望,她的身体有何意义?她的生命意义何在?父母希望为特瑞莎的身体赋予意义,却没能做到。
事情在发生改变,2015年12月1日,英国福克郡一名叫艾玛的母亲产下了一个无脑症的女婴。

怀孕期间,医生依据扫描结果告诉艾玛,她怀上了一对龙凤胎。其中哥哥健康,妹妹却有极其严重的缺陷。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艾玛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捐献婴儿的器官”,她的丈夫德鲁也立刻表示同意。他们一致认为,这样做能够让女儿的生命得以延续。

医生又告诉艾玛,如果不将女婴引产,她不仅有早产的可能,还会对男婴的健康造成威胁。艾玛和她的丈夫坚持自己的意见,决定冒险一试。他们将女婴命名为“希望”,他们说:“她不仅是我们的希望,也是那些她帮助的人的希望。”

“希望”在这世上存活了74分钟。接着,她被移到了器官移植的手术台上。她的肾脏移植给了一个成年的病人。她的肝细胞被冷冻起来,它们能够帮助至少五个患者活到肝脏移植的时候。

尽管这个艰难的决定令人悲痛不已。但“我们知道霍普在她短暂的生命里做了好事,我们为她感到自豪。我们的女儿是一个英雄。她将一直活在于我们的生活里。”

以结果来评估一段经历的意义,用巅峰来总结自己的人生价值,此乃人之常情。因为不一样的结局,活了9天的特瑞莎与74分钟的霍普,试问谁将被世人更长久地记住?

(摘自_腾讯·大家)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