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高科技时代,盲文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吗?

2012年07月11日 来源:《盲人月刊》

文/中国盲文出版社  白桦

自从19世纪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发明了盲文以来,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凭借着这一盲文体系研创了本国盲文。是路易•布莱尔为全世界的盲人送来了一盏千古不灭的文化明灯。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科学文化的昌明程度已远非布莱尔时代可比。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语音技术已进入盲人世界:盲人电脑语音软件、读书郎、人体语音温度计、电子语音盲杖……这些电子语音用品给盲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鉴于上述情况,有些人发出了“盲文是否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的疑问。究竟该怎样看待和思考这一问题呢?

盲文的作用

盲文基本的和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盲文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盲文在教育上的作用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普遍的作用反映在盲人的小学教育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是盲童们增长知识的最初时期,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书本,来源于文字。

盲文在小学教育阶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可使盲童们充分利用盲文的记录、记载作用,反复摸读,加强记忆、加深理解,以便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2) 通过学习,可以培养、锻炼和提高盲童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等等;
(3) 在学习过程中,可使盲童们逐渐树立起较牢固的文字观念,能使他们通过了解我国悠久丰富的文字文化,如:书法、篆刻等艺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总之,盲人在小学教育阶段如果能够学好基础盲文,必将对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2. 盲文在中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盲文在中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是任何电子语音产品所取代不了的。比如:数学课本中几何图形、投影、视图与展开图;化学课本中的方程式;物理课本中的电路图等等。多么精确的语言也不能使盲人在头脑中形成图形的概念,只有制成盲文点字图形,盲人通过手指的触觉才能在大脑中形成各种图形、方程式、电路图的概念。所以说盲人要学好数理化,离不开盲文。

3.盲文的科研作用

与盲文密切相关的科研工作至少有两项,其一,对包括盲文书籍在内的盲文资料中的内容开展研究。其二,对盲文本身开展研究。如:自布莱尔发明盲文以来,盲文的使用、变化和发展是怎样的?盲文研究中的重点、难点是什么?盲文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等等。

4.盲文的交流作用

盲文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 学习性交流作用。我国盲人开展国际交流,首先要学习交流国的盲文,外国盲人和我国盲人的交流也是如此。因此,盲文是盲人开展国际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工具;
﹙2﹚ 普遍性交流作用。一般来说,凡是盲人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都离不开使用盲文。我国盲人与外国盲人的交流越来越多,盲文在我国盲人对外交流活动中的作用同样也越来越重要。

盲文的使用是广泛的

在我国盲人中,对盲文的使用,有三种情况:

1.半依靠型。这些人在全国盲人中为数不算很多,他们现已用上了盲用电脑等电子语音用品。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仍在继续使用着盲文,只是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使用盲文或是使用盲用电脑。因此,他们对盲文的使用是半依靠型。
2.依靠型。这些盲人在全国盲人中为数最多,他们由于经济困难等诸多原因,现在还用不上盲用电脑等电子语音用品,还只能依靠使用盲文处理信息。他们是使用盲文的最大群体,盲文是他们赖以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文字工具。因此,他们对盲文的使用是依靠型。
3.依赖型。这些人在全国盲人中,只占极少数。他们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是残疾更重、困难更大的双残人士。他们对盲文的依赖性最强,盲文的使用在他们的生活中,乃至在他们的整个人生中都会占有极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因此,他们对盲文的使用是全面依赖型。

盲文的存在是长远的

盲文存在的长远性在于它的不可代替性,盲文不可以被盲用电脑等电子产品所代替。凡是使用过盲文的人都知道,盲人是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实现阅读理解的。盲人在阅读盲文时,会出现相应的触摸感受、心理感应、精神状态,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记忆特点、记忆过程和记忆效果等现象,这些现象充分地反映了盲人阅读过程中的特殊性。

与盲文不能被代替一样,盲用电脑等电子语音用品也同样是不可代替的。道理很简单,如同人的两耳和双手的功能无法互相代替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效能。

盲文不能退出历史舞台。盲文作为盲人的重要文字工具,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很久了。作为一个文字工具,它将继续长期存在下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也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一文化瑰宝,加强盲文文化教育,为我国盲人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