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重庆】口述:我是怎样成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

2012年08月21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作者:重庆渝中区观音岩渝中区残联大溪沟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  张红口述、钟尧执笔

1967年3月,我在凌厉的秋风中瑟瑟发抖,冷得我哇哇大哭,一对新婚夫妇将我抱回家中,给我起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张红。父母给了我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就是希望我这一生中能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然而,世上的很多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我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视力只能达到0.25,这对我的生活和学习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我十分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是到了高中毕业那一年,我却因为体检不过关被取消了高考资格。那一刻,如同晴天霹雳,我感到天塌地陷,看着同学们纷纷进入大学校园里深造,我哭了。这时,是父亲给了我安慰,给了我鼓励。我又从新振作起来,进入一家街道民政公司下属的福利企业做统计员。

时光飞逝,当我满心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在福利企业度过的时候,一股浪潮席卷全国,2004年的秋天,我下岗了!同时,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低保户。我进入了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大军,我也曾经努力过,试着去应聘一些职位,甚至去做过一些报酬很低的工作,可是我都干不长,试用期以后,我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解聘。我打开自己的残疾证,望着上边“低视力四级”几个字,我再一次陷入了迷茫:是因为这个世界发展得太快我已经落伍了,还是这个世界对弱势群体本就不公平。

说实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靠着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无论是在普通初中还是在市重点高中,我的学习成绩都能名列前茅,为什么现在生活得如此凄惨,居然要靠政府每个月救济的260元低保金度日。虽然想不通,可我还是决定振作起来,病床上父亲那模糊的身影,苍老的面容和斑白的头发再一次提醒我,要靠自己的双手让这个家庭尽快摆脱贫困。我拿出了家里仅有的5000元钱,在夜市支起了一个卖婴儿服装的摊位,和老公一起经营。女儿也很懂事,时常来帮忙做些事情,家里的经济条件这才稍有起色。

上帝给我的双眼蒙上了阴影,我成为了一名残疾人,但他对每个努力的人都是公平的。2008年6月,我就迎来了这样一个机会,渝中区残联面向全区残疾人公开招聘15名残疾人工作专委,虽然我的条件只是勉强够得上,可我还是觉得应该去努力拼搏一把!招聘简章上写的是要求报考人员有大专学历,40岁以下。我只有高中文凭,而且2008年我已经41岁了。只是招聘简章末尾写着:特别优秀者,在学历和年龄方面可适当放宽。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特别优秀,所以我决定将夜市摊位交给老公打理,将家里的家务交给了放暑假在家的女儿,全心全意投入到备考当中。我的想法得到了加人的全力支持,他们都叫我这段时间安心备考,不要管家里的其他事情。

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考试一共要经历三次考试,分别是残疾人法规笔试、计算机实际操作,通过前两次考试后还有面试,它们像三座大山一样难以翻越。我决定着重学习最难攻克的计算机操作。离考试时间还有3个多月,我报名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计算机操作初级培训班,我从最简单的办公软件开始学起,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学习当中。当我回到家里,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便成了我的课外辅导老师。2个月之后,原本只会打字聊天的我,对各种办公软件的实际运用基本熟练,并通过了测试,拿到了重庆市劳动部门所颁发的计算机等级证书。

残疾人法规笔试对所有参加考试的残疾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大家都要从头开始学。我买来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与残疾人有关的法律法规,一手拿着放大镜,另一只手握着笔,逐条地抄写下来,然后剔除其中互相重复的部分。我先将整理好的《残疾人保障法》逐条地背诵下来,再逐条进行默写。如果因为哪一条没有背下来写错了,我就会对那一条进行重点记忆,直到将整部《残疾人保障法》的内容倒背如流,才算对它的学习告一段落。

七八月的重庆艳阳高照,气温常常都在40度以上。白天我就到市政府免费开放的纳凉点去学习,傍晚回家以后,我还要在闷热的房间里继续学习,不一会儿,身上的汗水就浸湿了我的衣服。看着从额头滴落到纸上汗水,我坚信自己的辛苦不会白费。当我用整整20天学完《残疾人保障法》之后,我感觉《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学起来就要轻松很多了,残疾人法规笔试的前三天,我按计划将所有的法律法规内容默记在心里。

9月中旬,渝中区残联按计划开展了残疾人工作专委招录考试,整个考试在一周内完成了。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我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的成绩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在这次考试中,我拥有很多个“一”:我的残疾人法规笔试成绩是96分,是唯一一名95分以上的考生;我的三门考试的综合分数排名全区第一;通过考核的15名残疾人中,我是唯一一名视力残疾人和唯一一名只有高中学历的残疾人。那天晚上,家里给我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庆功宴”,这几个月来的压力在那一刻终于完全卸了下来,我开心地笑了!

2008年10月13日,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和重庆市渝中区残联签订了此生中我的第一份劳动合同,被分配到大溪沟街道做了一名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从此,我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残疾人工作者!”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