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新疆】与人玫瑰,留有余香!

2012年07月31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作者: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街道河坝巷社区居委会  李新霞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国残疾人》杂志里有关残疾人专职委员写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不禁自己也有想写写在社区从事残疾人专委工作7年里的感受和感悟。

我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左下肢肢体功能障碍。因为身体条件的局限,一直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我在2004年12月份通过参加天山区残联专委招聘考试而进入这个群体,此前对残疾人、社区一点概念也没有。岗前的集中培训从理论上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残疾人、什么是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的工作职责、范围、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等,让我这个对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社区工作一无所知的人员懂得了残疾人的内涵,更了解了残联之所以让残疾人来管理残疾人的目的—那就是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真实需求和愿望,及时准确地传递和残疾人切身利益有关的政策、法规,特别是能够帮助残疾人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初步了解了社区的工作。刚上岗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走访辖区残疾人家庭,由于不懂得和残疾人交流,第一次入户就让自己很尴尬,这是一对在福利厂上班的聋哑人夫妻,进门后的他们第一句话就问“我们生活困难,你或者社区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帮助,我们可以享受低保求助吗?”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们,好在有同事帮忙,解决了我的难题。从那以后,我很留心同事和居民的交谈,特别在解答居民的问题时的方式方法,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

学习是不断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刚开始工作就要求我们用电脑操作,我除了会打字外,制表、排版等细节一点也不会,残联组织的计算机培训我没能参加,而且当时刚接手工作,也没时间自己去学。好在当时社区有一位大姐正在学电脑,我就和她边学边运用,另外其他同事也很帮忙,基本上能够完成当时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很努力地去弥补自己欠缺的计算机知识,在2010年拿到了计算机高级证书。我们的理事长常常告诫我们要多学习才能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由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在上学、就业、特别是对家庭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政府给予低保救助,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好新的政策,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才能更好更细致地向辖区残疾人解答。

我社区是胜利路地区第一个建立残疾人康复站的社区,为了让辖区居民来社区康复,我一次一次地到家里去动员,有的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强,他能够感受到你是对他好,他自己能够坚持训练,有的残疾人也会出于对你的信任,找出任何理由推脱训练,也有的残疾人缺乏毅力,常常是半途而废,内因决定外因,为了让有希望康复的人改善自己的肢体功能,我会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来社区指导,也更珍惜每一次残联举办的康复培训,让自己不断提高康复知识,让患者有信任感,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在街道召开的残疾人代表大会中,我被推选为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的秘书长,配合街道残联的工作,自己肩上又多了一份对街道、对同事的责任,为了让自己的街道残联工作不落后,我在努力干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努力地配合街道残联开展的各项工作,和领导多沟通、同事多交流,按时、准确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

总之在近七年的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了社区工作无小事,只有在一件件小事中,让残疾人、辖区居民了解社区的工作,了解残疾人的工作。我往往是将自己站在服务的残疾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在理论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