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湖北】残疾人工作让我成长,让我骄傲

2013年04月02日 来源:

作者:武汉市新洲区残联  胡乔森

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是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更为迫切、更为艰巨。帮助一名残疾人顺利就业,往往就帮助了一个困难家庭找到了出路和希望。

我是1993年加入武汉市新洲区残联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的,现任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部主任。在从事残疾人就业工作的20年中,有过激情,有过困惑;有过艰辛和无奈,也有过快乐和慰藉。

他叫王红伟,一名普通的残疾人,因金融风暴造成企业不景气而失业,多处求职均无结果,最后找到了我。在详细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后,我先后与多家用人单位沟通,最后成功将他推荐到区邮政局上班。


王红伟

罗秋莲,家住邾城街,她和丈夫均是重度肢体残疾人。以前他们曾在马路边补过鞋,开过电麻木。2003年,区政府狠抓城镇文明建设,整治街面摆摊设点和禁止“电麻木”上街载客营运,夫妻俩一度失业,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残疾补助金过日子。他们想创业,2009年8月找我寻求帮助,在看了他们的项目计划书后当即表示支持,随后就帮助他们选址、办理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还帮他们争取到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担保发放的5万元创业贷款以及区残联发放的创业扶持4000元。不到40天,罗秋莲的“捷诚汽车修理厂”顺利营业了,生意一直很火红,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舒适。


罗秋莲与她创办的汽修厂


罗秋莲与员工研究汽修技术

在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夫妻俩决定继续投资其他行业。去年12月份,在邾城市场南门口又开了一个擦鞋店,生意也很不错,还安置了2名残疾人就业。

为了帮助更多的象王红伟、罗秋莲这样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残疾人就业,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诸如订单式培训、种养殖业培训、机械和缝纫以及电脑操作培训、盲人按摩培训和创业培训等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然后通过集中安置、分散按比例安置、公益岗安置、专场招聘会双向选择安置、组织劳务输出、个体创业等多元化途径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从而为残疾人搭建了一个就业创业平台。


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大厅

在区残联党组、理事会的高度重视和区劳服部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3期(次),培训各类残疾人1069名;帮助50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各种形式的就业。区残联曾在2001年获“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区(县)”荣誉称号,就业工作多次受湖北省残联和武汉市残联表彰。


残疾人培训现场


残疾人就业招聘现场(一)


残疾人就业招聘现场(二)


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部所获荣誉

看到昔日那一张张愁眉的苦脸如今在微笑,我快乐,因为我曾帮助过部分残疾人;看到昔日那些瞧不起残疾人工作今日也伸出大拇指的少数干部,我感动,因为他们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另眼相看;看到昔日那上访的残疾人们正忙碌着各自的事业,我骄傲,因为我是残联工作者。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