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残疾人联合会 周利玲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由于身体的残疾往往被人或同情或鄙视,这让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会产生自卑心理。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渴望被社会接纳,渴望被人尊重而不是同情,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关爱和扶助。
“来,告诉伯伯,这是几个,这又是几个呢?”“这是3个,这是1个”, 可爱孪生兄弟奶声奶气的回答着。这是一次普通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后跟踪检查。一年前,孩子的父母找到区残联,希望区残联帮助救治患先天性白内障的孪生兄弟。经了解得知:孩子父母是打工认识的,父亲是新洲区李集街的一名孤儿,母亲是外地人。三年前双胞胎儿子的降生,给这个贫寒的家庭带来欢乐和希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孩子4个月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这个消息不啻惊雷,让这个家庭如坠深渊。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区残联。他们焦急而又期盼的眼神,使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我迅速将此事向领导作了汇报,并积极与市残联康复处联系,及时安排他们到儿童医院实施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成为全市“助残解困进千家”工程首位受益者。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两个孩子彻底康复了。看到孩子的康复,孩子的妈妈激动得当场跪下了,泣不成声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残联,感谢医生,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是你们挽救了这个家,是你们给了孩子的新生!”那一刻,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
我在为残疾人服务的岗位上已经工作20年了,经常遇到和处理类似的事情。面对残疾人那祈求的目光,面对残疾人贫困的窘迫,还有那些虽有一定劳动能力却找不到工作的残疾朋友……我总是在自问:如果我是残疾人会怎么样?带着这样的自问,我就自觉地关注残疾人的艰辛与坎坷,困难与无助。我就力所能及地认真做好我的每一份工作,我就倾心地为他们解难扶困。当他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我就感觉到一股别样的快乐。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为残疾朋友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在为他们奉献的同时,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品格得到了修炼,我热爱这项事业,我愿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份事业中!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