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山东】善行的接力

2013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作者: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奇南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   王靖雯

我从事残疾人工作已有三年了。记得刚到社区工作时,豪情万丈,展望着将如何如何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随着对残疾人更多更仔细的深入了解,看着他们生活上的无比艰辛,想着他们思想上的无比自卑、失望、迷惘,念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渴望……我开始懂得:我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翻天覆地的效果,它将是 “润物细无声”、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而且我更清楚的意识到:我们的残疾朋友,要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绝望这双重压力,的确是举步维艰。

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工作需要我们耐心去聆听他们的需求,残疾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扶持帮助,在工作中助人为乐尤其重要,他们由于身体的残缺而存在形象不好,心里充满了障碍,首先要克服心里障碍,让残疾人朋友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战胜心里的绝望。在帮助残疾人减轻心理负担的基础上,我们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城镇最低保障、法律援助、康复和医疗救助、康复辅助器材、安装无障碍设施、白内障恢复手术和唇腭裂手术等,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

在奇山街道奇南社区工作三年中,我经常走访慰问辖区贫困的残疾人家庭,帮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申请康复辅助器材和安装无障碍设施,每年每月都按时走访慰问辖区贫困残疾人家庭,并且结成帮扶对子。走访到聋哑残疾于晓波家里时,他失业在家,了解情况后,为他奔走帮他找份工作,在我们的努力寻找下为他在职业学校找到一份打杂的工作,为他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让他在生活上有保障。在我们辖区有几个儿童,他们因为年纪小,在医疗方面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有个才有二岁的小女孩,因为先天耳聋,父母都失业,孩子太小,也需要有人照顾,父亲一人在外干点零活,维持这个家的生计,这么小的生命,对于她来说以后的日子还会面对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希望在她的成长路上能坚强面对一切,会有美好的未来。还有位年满7岁自闭症儿童,因自己精神残疾,无法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解情况以后,上门为他填写了康复需求申请表,经办事处领导审核后提交区残联康复中心,帮他解决了上学的烦恼,他现在在康复复读学校上学,在复读学校上学还可以得到康复治疗。这样的案例在残疾人工作中时常会看到,经常会别他们的故事感动着,同时也体会着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在我辖区有位盲人张海明,视力残疾一级,张海明今年已经51岁了,他的妻子已经去世,自己带着女儿相依为命,自己身体的残缺,并没有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凭着自己的能力养着自己的女儿,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居委会了解情况后,给他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让他参加了推拿按摩培训班,让他有一技之长。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自己开始创业,开了一家推拿按摩店,虽然店面很小,但是可以维持一家的生活。女儿慢慢长大,上学的费用难倒了他,紧靠一天几个人推拿按摩的费用怎么供的起女儿上学,他找到居委会,希望我们能帮帮他,我们得知这个情况,帮他办理了学生救助,解决了上学的一些费用,张海明是个很要强的人,凭着坚强的意志,努力奋斗,终于把女儿供养大,现在女儿已经读中专了,张海明也经营按摩推拿店十几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辖区很多居民都愿意去找他,刘阿姨是他那的老顾客了,刘阿姨说:“自己的腰和腿都不好,遇到阴天下雨下雪,就疼的下不来床,干不了活,所以经常会来张师傅这里,经他得手推拿按摩几次,腰和腿都会很轻快,回家后干家务也疼的轻了,向我这样的老顾客很多,都说张师傅为人和蔼,总是乐呵呵,服务尽心尽力,要是我们身体那里不好,还会告诉我们怎么保健,非常热心,我们邻里都愿意来,不少居民还会带亲朋好友光临。”张海明靠着自己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辖区居民的芳心。

看着处在社会弱势地位的服务对象们重拾生活的信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上,我由衷地感到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多么的值得。更加可喜的是,我看到在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在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用阳光的心态和辛勤的劳动回报社会,将独立、自强、乐观的精神传承下去,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阴影。这就是善心的涌动、善行的接力,我为自己能够成为这条“善”的链条中的一环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三年的记忆成为宝藏,我坚信自己早已与这份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还有更多的三年在等待着我,我定将披荆斩棘、勇往无前,不负众望。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