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山东】奉献就是光荣

2013年01月07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费城街道办事处残联残疾人专职干事   贾立宁

“奉献就是光荣”,这是今年3月30日中国残联张海迪主席来费城街道办事处残联视察时给我写下的题词,面对这沉甸甸的勉励,我感到不仅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鼓励。回顾2007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已经在专职干事这个岗位上“坚守”了近六年,而多年来的“坚守”,就是为了履行一个残疾人专职干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承诺。

迎难而上的启程

刚踏上基层残疾人专职干事工作岗位伊始,我不知道这项工作能否给我带来幸福与成就。面对街道残联残疾人工作底子不清、档案零乱,工作无法有序开展的现状,我曾经迷茫怯弱过,但我决心要迎接这份挑战。为了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更好的开展残疾人工作, 2007年7月份,我街道抽调残联、民政、统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101个村(社区)进行了残疾人调查,详细了解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切切实实做到了村不落户,户不落人,全面摸清了全街道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建立了规范的残疾人电子信息档案及各项需求登记档案。同时,我也根据“一访、三帮、两见面”工作方法要求,每周抽出时间深入到各村(社区),深入到残疾人家中,将他们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困难记录下来,进行妥善处理。为了方便残疾人联系我,每到一户残疾人家中,我都把印有联系方式、服务承诺等信息的“服务联络卡”留给残疾人,告诉他们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我,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供帮助。六年多来,我走遍了全街道所有的村(社区),走访残疾人及其亲属3000多人次,先后帮助59户贫困残疾户实现危房改造,转移残疾人就业216名,实施各类康复救助手术600余例,帮助2429名残疾人全部免费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630名残疾人办理或提前领取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36名贫困残疾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为419名残疾人办理了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

历练中的成长

街道残联人员少,条件艰苦,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我都要面对许多残疾人的诉求,有的找你咨询盖房子办土地、规划手续的事,有的残疾人亲属想为残疾人申请精神病救助,有的残疾人想申报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还有残疾人打电话问燃油补贴的钱发下来了吗?只要是残疾人找到你了,你都得耐心的解释,有时一遍两遍的解释还弄不清,你得放下手头工作领他去。别人眼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可能就是影响到残疾人生产生活的大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都拿出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来面对每个残疾人。现在残疾人出现土地纠纷、拆迁补偿、新农合、新农保问题,都会找到街道残联来咨询。由于我本身就是残疾人,街道残疾人工作既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也教会了我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既帮残疾人群众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又增进了同残疾人之间的感情。

2008年6月16日,我在入村走访残疾人家庭过程中了解到广丰村的林存安家庭情况很特殊,全家五口人有三名是重度残疾人,收养的一个女儿还在上学,全家只能靠八十多的父亲种地和林存安开三轮挣钱糊口,生活非常困难。由于家中房屋属于土坯房,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严重影响到了居住的安全。我及时将这一情况向街道作了汇报,为林存安家争取了残疾人危房改造救助资金,并协调村委会为其办理了盖房的所有手续,村残协又组织义务帮工队对他家进行帮工,赶在雨季来临前如期完工。在2009年7月份市残联组织沂蒙阳光技师培训班时,又推荐下肢残疾的弟弟林军去学习了修鞋、配钥匙,现在林军天天都走村入户去修鞋、配钥匙,有了固定的收入。现在林存安一家已住进宽敞明亮的新瓦房,并享受到农村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他们一家生活境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现在我和林存安也成了朋友,隔段时间他就会来残联办公室坐一坐,和我聊聊他家里的现状。

这期间经历了许多磕磕绊绊,有苦也有乐,有酸也有甜,但最令自己欣慰的是一个个困难被解决,一个个问题被攻克,看到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感到比吃了蜜还甜。春节时,我会收到一份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那就是残疾人发给我的祝福短信,这就是对我工作的极大肯定和支持。

枯燥无味中提高

在旁人看来,残疾人工作枯燥无味,整天就是张家长李家短的繁琐小事,而残联的工作无非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其实不然,街道残联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残疾人专职干事不仅要与残疾人联系,而且更要与社会广泛交往,密切接触。残疾人工作错综复杂,我们残疾人专职干事主要起着“协调员”和“服务员”的作用。我们是残疾群众和党委、政府的“传话筒”,负责“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我们更多的时侯是残疾群众的“服务员”,在残疾人就业、康复、扶贫解困、信访维权等各个方面服务残疾人。而要干好这些工作,就要有一定的“底蕴”,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敏锐的观察力,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有廉洁自律的觉悟,有精通业务的能力。

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无论工作再忙再累,时刻都不忘给自己充电,一方面坚持读书看报,并且养成剪报的习惯,另一方面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习好的工作方法,协调处理关系和沟通的技巧等。在工作期间,不断学习《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就业条例》等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在2008年6月份参加了第一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教育活动,先后参加了全国残疾人就业指导员远程培训,山东省优秀残疾人专职干事培训班,临沂市残疾人维权工作者培训班等一系列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由于工作的突出,我先后被省、市残联授予“优秀残疾人专职干事”、“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并于2009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街道残联更多次受到中残联、省、市、县残联表彰。

品味奉献的幸福

我敬佩那些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他们虽然普通,虽然平凡,但他们同样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他们是幸福的人。我同样也感到欣慰,因为我在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岗位上,我也是幸福的人。社会上的许多人对于残疾人专职干事存在着不了解和理解,我们残疾人专职干事也处于尴尬的地位。专职干事是县残联招聘后分配到街道残联的工作人员,却又与街道其它工作人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县残联角度出发,我们是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党委政府完成工作任务;在街道领导眼里,我们是上面配给街道的一名“干事”,就是来干事的,要听从指挥,要服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安排,今天办事处有活,你去帮忙,明天统计站上需录入档案,抽调你去干活;而在残疾人群众眼里,我们就是上头的“官”,我吃不上,我有病看不起,我就得来找你,却又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帮不上他们。曾有村干部对我说:“残疾人专职干事没有什么前途,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小生意什么的”,我听了淡然一笑,依然坚定着“为残疾人服务”的信念。一份辛劳一份喜悦,我的热心换来了残疾人简单的一句话“谢谢”,这也成为我工作中最大的动力。

在工作期间,我几乎每天都是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离开,随着残疾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街道残联工作也越来越繁重,需要解决的难题也会更多,但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会坚守在残疾人专职干事这个岗位上,慢慢品味“奉献就是光荣”的幸福。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