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京白下区瑞金路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 吴芳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经验,说经验有点班门弄斧,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我的前辈,大家的经验肯定比我丰富很多,那么我就两年的专职委员工作浅谈一下我的一点工作心得吧!
在进入街道做专职委员之前我曾在超市、保险公司、出版社工作,接触到的都是正常人,和他们在一起我已经忘记自己是残疾人了。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我来到白下区瑞金路街道担任专职委员,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这个岗位的含义,专职委员究竟是做什么的?该如何工作?突然觉得茫然了。不怕大家笑话,我用了3、4个月来了解这个工作。
一、承认自己也是残疾人
以前我是被服务的对象,很少服务于别人。担任专职委员以后我知道专职委员是专门为残疾人以及残疾人家庭服务的。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定位,我们是残疾人,我们是服务者,一定要从被服务对象中走出来服务他人。
二、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各项事情尽量亲力亲为
在街道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对残联的业务已经非常熟悉,什么人符合申请三类残、护理补贴、低保重残,什么人不符合?这里所说的亲力亲为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做的工作不需要向领导汇报。相反,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向领导汇报,让领导知道你在忙什么,只有得到领导的支持和认可,才能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说到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白下区残联和瑞金路街道的各位领导,谢谢他们对我工作的认可、生活的帮助。
三、将残疾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之所以说“特殊”不仅是因为身体上受到限制,更多的是心灵的寂寞。在这里我就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听:我街道南航社区有个阿姨,她是肢体残疾,也是低保户,因为心脏病导致背部弯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驼背,她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父母去世以后将房子留给了她,为此其余兄弟姐妹不和她来往,上次她的侄女结婚,参加婚礼的时候兄弟姐妹也没同桌,像陌生人一样。我记得她刚来街道找我的时候我以为是有什么政策上的事要解答,谁知道她只是来找我聊天。自那以后,我和阿姨成了朋友,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的时候残疾人并不是希望政府帮我们解决实际困难,只是想找个聊天的对象。我内心挺难过的,我难过的是残疾人是孤独的、无助的、需要找人倾诉的,我更难过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是何等的淡薄;但我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她信任我,愿意将自己的烦恼告诉我,只要我们的耐心倾听,真心相待,残疾人朋友是非常好相处的。
四、定期写工作笔记
养成定期写工作笔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好处的。不论大事小事都要记录下来,经常翻阅,看看近期自己为残疾人做了哪些事,以后该如何开展残疾人工作。
五、积极参加区、街道、社区、社会的各项活动
我个人特别喜欢参加活动,认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特别希望唱歌,不论是什么样的活动,只要我知道,我有时间,我都会参加。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胆量、自信,更能拉近我和残疾人朋友之间的距离。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才能将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