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周万军
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在最基层,肩负着直接面向残疾人服务的重责,是联系广大残疾人与政府的重要纽带,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回顾自己一年来工作的点点滴滴,心里很充实也很自豪。只有我们心中时刻装着残疾人,把爱心无私奉献给这个特殊的群体,才能做好残疾人工作。
自去年四月我竞聘上岗以来,一直为能高质、高效地服务残疾人不断地探索、创新。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由于交通不便,生活的范围小,信息闭塞,无法及时了解到国家的好政策,等残疾人最新优惠政策信息传到他们那里,已经是一个月后甚至半年后的事情了。当他们得到信息再到村委会求助,等村委会反映给我们时,时间的滞后往往就让他们错过了申办时间。镇里还有好多残疾人没有领证,他们不知道自己可以申办残疾证,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领证,甚至有的残疾人还不知道有残联。为了与残疾人直接沟通,及时帮助他们,我专门制作了“泾河镇残联与残疾人连心卡”,上面印有我的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邮箱、QQ号及镇残联网址,反面还印有残疾证办理程序、所需证件及地点。自 “连心卡”使用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前残疾人去办理残疾证,不清楚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到哪里办证,有时到了县残联不是这个没带就是那个没带,又得回去拿。自从有了“连心卡”,他们按着上面办证要求带齐证件,少跑了冤枉路。有的农村残疾人很少进城,也不识字,镇公交车又没有直达县残联,这时他们就会打电话询问我怎么走,我每次都耐心地告诉他们路线,有的就拿着“连心卡”直接问路人很快就找到县残联。
现在残疾人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就是打“连心卡”上的电话。一天,我接到泾河村一残疾人电话,说他家很困难,请求帮助。我连忙赶到他家,发现他们一家四口有三个残疾人,而且都是重度残疾人,其中两个是精神病患者,家中唯一主劳力耳朵听不见,还有点弱智,只能跟别人打零工,一家收入只有几百元,小孩才四岁。一询问才得知他们都没有申办残疾证,因此无法享受到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我找到他家亲戚,让他家亲戚带他们去县残联办理残疾证。他们的残疾证一到,我就马上为他们办理了重残补助手续,他们激动地说:“你真是好心人,就像我们的亲人!”是呀,就这么一件本职工作却能让残疾人感激一辈子,我再怎么辛苦也值得!“连心卡”不仅加强了与残疾人的联系,也有效解决了残疾人上访问题。我镇未拿重残补助贫困户经常到镇里询问,有的甚至到县、市上访,我就把这些重残户作为重点走访对象,并把“连心卡”送到他们手中。现在他们想咨询就直接打电话与我联系,我就跟他们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矛盾纠纷消灭于萌芽状态。今年经镇领导同意,将这些重残户作为2011年春节重点慰问对象。当他们拿到慰问金时,不时说:“政府没忘记我们,还想着我们呢!”今年县里终于审批第三批重残补助了,我把这好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来办理相关手续。拿到银行卡的他们,个个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小小的一张“连心卡”,传达着爱的信息,透出我作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积极为残疾人服务的心意。现在我镇大部分残疾人都有我的“连心卡”,他们有什么事都能与我联系。我的好点子——“连心卡”也得到了县残联领导的认可,并且在全县推广,使全县残疾人都能找到他们的贴心人。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