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市延庆县东顺城街26号延庆县残联 李长坤
我不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宠儿,却是执着追求、无惧磨难的强者;上帝虽然没有赋予我健康的双臂,却不能夺去我应有的那一片绚烂。在父母的支持下,我没有向身体的残疾低头,而是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努力,再努力!我就是延庆县残联协管员李长坤。
慈母狠心“逼迫”我踏出人生第一步
1982年10月的一天,婴儿的一声啼哭给一对年轻夫妇带来了无比的快乐,身为教师的父亲更是脱口而出给我起名为“李长坤”。喜悦之情还没有消散,父母就蓦然发现我肩膀和胳膊的发育似乎与众不同。那年,父母利用休假时间带着幼小的我,跑遍了北京所有大医院,医院检查的结果让父母犹如五雷轰顶——我患的是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这个病是不治之症。
悲痛中,父母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我将永远不能拥有一双健康的手臂。当母亲抚摸我畸形的双臂时,她心里默念:“放心吧,儿子,就算这样,我也一定会把你抚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由于手和胳膊不能动,不能用双手支撑身体站起来,就算站起来也会立刻摔倒,这让我对走路充满了恐惧。都快三岁了,我还只是在地上爬着走。母亲急了,儿子要是在年幼时学不会走路,以后长大了,骨骼定型了,就更难学走路了。
一天,母亲将我带到村口的河边学习走路。刚开始的时候,母亲用双手扶着我走,待走得稳当一些后,母亲便让我自己走,可刚一松手,我便趴在地上不走了。母亲生气地说:“如果你学不会走路,我就跳进这条河,不再管你了!”一直依赖着母亲的我从没有见过母亲发过这么大火,我吓坏了。为了让母亲高兴,我开始用屁股向前挪,然后再用膝盖将身体撑起,摇摇晃晃地向前走着,可没走出两三步就又摔倒了。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有几次,母亲差点冲到我面前将我扶起来,但母亲知道,这样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于是,母亲狠心逼迫自己停下已经迈出的脚步,大声鼓励我,让我自己站起来,“再来,再来一次!”
就这样,一次次反复练习,一次次摔倒,我的屁股和膝盖淌出了血,又结了痂。两个月后,当我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向母亲时,母亲紧紧搂着瘦弱的我,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儿子你要飞,就不能爬着走以后的路。”
严父谆谆教导,帮我顺利完成学业
学会走路后,我并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整天玩耍。父亲告诉我:“要想以后能够上学,就得学会写字,用手写不好,咱就用脚写,也一定要写出个名堂。”
在父亲严厉的教导下,年幼的我靠着顽强的毅力,练成了一“脚”绝活:用脚吃饭,用脚做事,还特灵活。
我9岁时,父母几经周折将我安排在附近的小学读书。因为上学时用脚太不方便了,特别是冬天,脚冻僵了根本无法写字。于是,校长建议我用嘴写字。起初,含在牙齿与舌头之间的笔好像是松了螺丝的老虎钳,嘴怎么也钳不稳笔,弄得口水直流。练习时间过长,嘴里又被铅笔戳出好多个血泡,口腔溃疡不断。然而,我从来不言放弃,我只管埋着头,一笔一笔地认真写字,每天都要咬坏五、六支铅笔。
父亲看到坚强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为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将铁制笔管套进铅笔中,这样铅笔就不会因口水浸湿而被咬断,而且用起来也方便多了。两年后,我终于把嘴变成了自己最得力的“手”,而嘴里的笔,也成了我最亲密的知己。
因为行动不便,课下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耍,我便把这些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2003年,我又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进入大学后,我孜孜不倦,勤奋学习,连续两年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与“院长特别奖学金”。通过努力,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我的英语也达到了中级水平,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我自学了计算机维修等技能;我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同学,有求必应,后来经过学校领导的推荐,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折翼的我翩翩起舞,成就精彩人生
大学毕业后,我在延庆县残联的大力帮助下,经过笔试、面试,成为了延庆县千家店镇残联的一名残疾人协管员。
在镇残联,我主要负责信息宣传工作。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做好残疾人宣传工作,我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阅读大量报刊,收集了500余条好新闻和100余篇好文章,厚厚的读书笔记见证了我的每一点进步。不到半年时间,我不仅掌握了全镇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对残疾人的相关政策也了如指掌,而且尽力为残疾人办好事、谋福利。除此之外,我还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把镇残联的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我喜欢唱歌,平时,我还发挥自己唱歌的特长,积极参加市、县残联组织的文艺汇演,向人们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多才多艺的风采,并多次获奖。
虽然自己的双臂不方便,但我从来不会把自己当作一名残疾人来看待,而是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别人。我常常用牙叼着螺丝刀,熟练地拧动主机箱上的螺丝,帮助同事修理电脑。
2009年,因得到了县残联领导的赏识,我被抽调到县残联宣文科,负责信息宣传工作。一直以来,我的稿件多次在《北京日报》、《中国残疾人》、《挚友》、《北京社区报》等报刊上发表。我还荣获2011年《挚友》杂志优秀通讯员二等奖,所写的两篇信息也获得了首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二、三等奖。
从爬行到奔跑,从被人同情到受人尊敬,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因为我要向世人证明:就算没有翅膀,我一样可以飞翔!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