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北京】服务他们 幸福自己

2012年07月17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作者:北京大兴区礼贤镇残疾人工作者 王占元

全国有近70万的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全国8300万残疾人的希望,我就是这70万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与光荣。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五个年头了,从一个对残疾人事业知之甚少到现在的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残助残,社会保障等等的驾轻就熟。

五年里,我努力完成各级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做好残联组织与残疾人之间的纽带,使各项政策,法规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每一个残疾人。叫他们能够真确的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残疾人事业各个方面的关心与帮助。

在过去的这五年里,从开始为每一个残疾人建立档案、组织辖区内听力残疾人发放助听器,为重度残疾家庭孩子上学给予补助,为肢体残疾人配发助行器具,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残疾朋友们换发第二代残疾证等等。从刚接触很生疏,到现在的很熟练,;从一开始的不知从何入手,到现在的井井有条。我们在一次次的组织培训,学习中成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残疾朋友们的交往中我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田间地头,农家院内,都是我们推心置腹,谈谈心里话的好地方。和他们的谈心中我了解,许多残疾朋友们在残疾之后,失去了自信,丢掉了自尊,把自己边缘化。无法正确的正视自己,正视他人,必须打开他们的禁锢,敞开他们闭塞的心。借助文化共享工程,我每个月都会组织残疾朋友们看两次电影,给残疾朋友们多融入社会,接触更对的人,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每周组织一次残疾人借阅图书报刊活动。让他们多学知识,从而解放被束缚的思想。

赵淑兰(化名)肢体二级,因有(半身不遂)脑梗后遗症,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平时靠老伴照顾生活起居。他就是因为长期卧床,很少和外面的人接触,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电视。怕见人,也烦见人,日子长了就把自己的心给封闭了。变得很孤僻,脾气很不好。每次我都组织残疾朋友看电影,借阅图书报刊,他都不会来。09年夏天一个很平常的下午,我有一次走进了赵书翠大姐的家,家里只有大姐一个人,大哥出去买东西了。刚进屋,便看到大姐躺在床上,见到我进来,和我说了句话“有事啊”我没事就是想和您聊聊,我回答到。那天我从她家呆了一下午,从她的言语里可以听出,她不愿意见到外面的人,他老感觉自己和别人差的很多,处处不如人家,日子一长,便把那扇“心门”给关闭了。了解了这些后,知道从哪里开始帮他解开心结。从那以后,每当我有时间都要去找她聊聊天,给她讲外面发生的新鲜事,快乐的事,慢慢的在她话语间,偶尔能看到她眼睛里有“一道光”划过。时机到了,我提议,咱们到外面去看看天空吧,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她没有反对。在我的“怂恿”下,我和她丈夫宋哥把她从床上抱到轮椅上,推到了院子里,她把眼睛眯起来看着蔚蓝的天空,她笑了,虽然不是开怀大笑,但是我知道她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悦。他心里的那扇“大门”,正在渐渐的打开。我开心的笑了,笑得像个孩子一般。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场景,做为一个残疾人工作者能为这群残疾朋友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很快乐。服务了他们,幸福了自己。

我付出了辛劳,收获了快乐。我为我能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