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残联 叶晓丹
当我看到“我骄傲,我自豪,我是残联工作者”网络征文启事时,突然强烈地想写一写自己的工作感受——被借调区残联工作已有三年了,空闲的时候总能想起领导说过的一句话:“做残疾人工作就是在做一项行善积德的事业。”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亦是一个弱势的群体,因其特殊性决定残联工作也不能同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相提并论。
听同事说,残联最开始是与民政部门并在一起的,没有单独的机构。现在想想觉得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状况根本就没有能力面面俱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的各种建设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残联这个部门也就应时而生,成为残疾人的专属服务部门。
残联最开始成立的时候惠及残疾人的政策远没有今天这样多,且不说太远,大概在我念大学的时候,也就是2000年左右吧,有一次回家到社区办事,看到残联的工作牌放在把边的一个角落里,我顺便问一问残联有没有什么关于残疾人的政策,工作人员说没什么政策,就是元旦前后能组织一次游艺活动,我听后不置可否地笑笑。
我不是一个信命者,有时却也不得不对命运的安排心生几分敬畏和感叹。毕业后几经辗转,竟到了家门前的社区从事残联工作,两年多的时间,从社区到残联,眼见惠及残疾人的政策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帮扶贫困残疾人自主经营、扶持残疾大学生创业、明确无劳动能力大龄残疾人生活补助、助残日实物投放、联贫户走访慰问、万人就业行动、安置残疾人进福利企业、成立社区康复医疗站、免费发放各种辅助用品用具、组织各种对残疾人就业有帮助的培训班……
文件政策越多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越忙碌,可是,这种忙碌带给我的却是一种甘之如饴的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为一名残疾人发轮椅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接过,仿佛接过一件贵重的物品,难掩欢喜地说:“这在以前,谁管你啊!还是共产党好啊,共产党好,谢谢!”话不多,却使我很受震动,没想到我们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竟会带给别人这么大的快乐,而他的快乐也感染了我们。
“残疾人的残疾是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付出的代价”,而今日之社会的种种善举,便是对这种代价最好的抚慰。和谐社会的成果逐步展现在我们眼前: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贫有所扶、残有所助……身为残联部门的工作人员,我怀着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崇敬,用心为残疾人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身为残疾群体的一员,我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心,将爱心与善行传递,身体力行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在不久的将来,国家的变化、民族的进步定会大大超越今日的成就,让我们怀抱这样的信念,共同努力,共同期待吧!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