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传统少将(右)、王宗槐中将(左)授予张爱萍题写的牌匾“菲菲书社”
魏传统祝贺“菲菲书社”重新挂匾。右为中将王宗槐
本报北京8月10日讯 由残疾青年宋菲菲于1984年8月创办的“菲菲书社”,经过5个月的无端停业后,今天上午重新挂匾营业,为京城内外读者服务。
由张爱萍题写匾额的“菲菲书社”创办10年来,发行书刊100万册,接待北京和全国各地的读者上百万人(次)。在这“双百万”中,党和政府对书社的主人宋菲菲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扶持。10年来,他没卖一本黄色书、高价书和非法出版物。收到2000多封表扬信,被北京市评为“双好个体青年”和先进个体劳动者。首都有28 家新闻单位曾对他先后作过报道,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中国新闻社还为他拍摄了电影。
魏传统夫人刘超同我亲切交谈
魏传统夫人刘超宣读魏传统题词:十年观巨变,奉献光论坛,贫于不闻道,千载贵立言
今年3月10日,“菲菲书社”所在地东城区规划局以“违章建筑”名义,用大型吊车把书社吊走了,并没收一切财产。宋菲菲为此致信北京市、中央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领导,要求依法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在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何鲁丽和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副主席刘小成等有关领导的关怀和督促下,东城区规划局已归还了书社里原有的书刊、现金和其他物品,同意在原来的地址摆放书亭,并扩大了经营场地,增加了营业面积。同时,交通管理部门也重新核准并颁发了新的占地证,使停业5个月的“菲菲书社”今天重新受到读者的青睐。
宋菲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各级领导对“菲菲书社”的关怀,实际上是对千千万万残疾人的关怀。他表示要把书社办成让党和政府放心的精神文明的小窗口。
(《人民日报》木子 1993年8月11日)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