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唱起山歌想起你——致我的导盲犬多多》
《唱起山歌想起你》

2016年12月02日 来源:中国盲人出版社

48820161125111519.jpg

序言

王靖宇

导盲犬不仅是视障人士的“眼睛和助手”,还是视障人士的忠诚伙伴和情感寄托。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残障人士关爱度的逐渐提高,导盲犬作为视障人士的一项社会福利,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共有视障人士一千七百多万人,然而拥有导盲犬的视障人士还不足十万分之一。

我团队于2004 年9 月开始进行导盲犬的培育与应用研究, 2006 年5 月15 日,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立,开创了我国导盲犬事业的先河。目前已有百余只导盲犬交付视障人士使用,遍布全国28 个省市。适逢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立十周年,我收到我基地第13 只导盲犬和第90 只导盲犬使用者刘红权的邀请,为其新书作序,这令我感慨万千。

初识刘红权是在他申请使用导盲犬后,我带着我的团队去他的家乡进行实地考察。看到他的申请条件时,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将导盲犬交付他使用的。因刘红权未婚、没有子女,作为艺人需经常去演出,而且其生活条件并不富裕,并不满足饲养导盲犬的要求。且太行山左权县的流浪狗很多。然而当我进一步了解刘红权的生活后,我改变了我最初的想法。

初见刘红权,是他作为左权盲人宣传队的一员,和他们宣传队的盲人排成一队,后面人的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整个场面太震撼。如果我将导盲犬赠予刘红权,我们的导盲犬可能会在最前面带领他们到各处宣传和演出。这帮助的不仅是刘红权本人,也会帮助他们整个团队。
考察时的另一幕进而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到了下班时间,有一个小男孩来接他回家。刘红权居然介绍说这是他的儿子。儿子? 申请条件写着未婚,他怎么会有儿子,难道他隐瞒了他的真实信息?他似乎猜到了我的疑惑,便向我解释道:“他是我用唱歌赚的钱资助的希望工程的孩子之一,他们在放学后会轮流接我回家。”那一瞬间,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为我最初的想法感到羞愧。他的无私奉献感染了我,也坚定了我的决心,我坚信我们的导盲犬跟着他一起生活一定会更有意义。
之后,他带我观看了他们文艺宣传队的演出,他和盲人宣传队里的朋友们唱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我,这次在左权县刘红权家庭考察的时光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经过筛选匹配,导盲犬多多最终成为了刘红权的“眼睛”, 带着他们到处进行宣传、演出。多多作为山西首只导盲犬,带领刘红权出行、宣传、演出,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5 年8 月多多因病去世。刘红权非常伤心,并为多多建立了第一座属于导盲犬的纪念碑。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便决定要为他重新匹配一只导盲犬,也就是现在为其服役的导盲犬黑豹。刘红权是第一个拥有第二只导盲犬的视障人士。

刘红权是太行山唯一的一位导盲犬使用者。他在演出的过程中为导盲犬做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了解导盲犬。对于宣传导盲犬公益事业,他无疑是一位有爱心的盲人朋友。

虽然中国有很多人对于导盲犬的认识和了解还很少,但还有一些视障人士(例如:杨佳、陈燕、平亚丽等)在积极地为导盲犬进行着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导盲犬,了解导盲犬,接受导盲犬。我非常感谢那些为导盲犬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比如:导盲犬幼犬的驯养家庭、辛苦的训导员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这让我也感受到了更浓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因为有了他们,导盲犬公益事业才会越来越好。感谢他们对导盲犬的关注与热爱,感谢他们对公益事业的支持与帮助。

当读到刘红权的文章《唱起山歌想起你——致我的导盲犬多多》时,我感慨万千。刘红权在本书中讲述了他与多多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他对多多的想念。在此,祝愿在天堂的多多能够幸福快乐,也祝愿刘红权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同时,我希望通过此书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接受导盲犬,希望导盲犬公益事业越办越好,让更多盲人能够拥有属于他们的“眼睛”。

(王靖宇:动物学博士,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教授,导盲犬训练专家。被誉为“中国导盲犬之父”。)

作品阅读链接:

http://www.chinadp.net.cn/culture_/readings/online/lhq/733_1.html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