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有父母陪伴很幸福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作者_北京市延庆县残联 夏雪飞

活到三十三岁了,我一直是开朗的性格,心里时刻装着一个永无止境、顽强拼搏的向上精神,生活中的我特别自信,一点也没有常人所说的,听力残疾人是个自卑、敏感而又多疑的残疾人,我始终充满了坚强的信念,攻克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难题,按照自己的理想,快乐地生活着。

而我所拥有的一切幸福生活,多亏了我的父母。这么多年来,父亲充当了我的心理咨询师,时刻开导我、教育我;母亲则默默地帮助我,充当我生活中的“保姆”,他们用伟大的亲情感动我、激励我,让我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越挫越勇。

两三岁时,我体质不好,总是感冒发烧。一次,我又发烧了,母亲给我吃了几顿退烧药,总也不见效,就抱着滚烫的我到村里的赤脚大夫那里求治。那时,村里的医疗条件简陋,大夫的医术并不高,每每有发烧的孩子,大夫就用庆大梅素来退烧。于是,我在那里接连打了一个多星期的庆大梅素针,烧终于退了。

病好后,父母突然发现,小声叫我,我根本没反应,只有大声叫我,我才茫然不知所措地四处乱找。父母慌了神,怀疑我是连日发烧把耳朵烧坏了。他们带我去县医院检查,医生说应该是伤害了耳神经,父母不相信,又马不停蹄带我去北京的大医院检查,经过医生的检查,最终确诊是庆大梅素过敏伤害了耳神经,我的听力受到了损害,而且没有治愈的希望。

本来健康来到人世间的孩子,却成了残疾的孩子,父母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父母在痛过之后,把更多的爱给了我。生活中,父母为了我,两个人都练成了大嗓门儿,电视声音开到最大档,只为了我能够听清楚。

在这样充满爱的环境中,我健康地成长着,一直没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等到我懂事后,我才发觉自己不能像别的小伙伴一样可以说悄悄话,看电视时,挺大的声音,我却听不清楚。我突然有一种恐惧感,时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敢出去玩,怕别人知道我听力差,笑话我,自尊心变得特别强。

五岁那年,父母又带我到北京的大医院求治。在做听力测试时,医生给我戴上一个耳麦,递过一个手按开关,大声对我说:“一会儿,你听见有什么声音响,就按一下开关。”

我点了点头,看到父母期待的眼神,我心里想:“我要是及时按了开关,医生就可以确定我的听力还好,我的父母就会高兴些吧。”

于是,开始检查时,我看到医生像是对我说些什么?我就赶紧按开关。

接着,只见医生将耳麦给我摘下来,转过身去很遗憾地对父母说些什么。

我忐忑不安,心想:“是不是很严重呢?是不是没救了呢?”

父亲像是猜透了我的心思,很快就过来,对我说:“闺女,没事的,下次咱们再查。”

回家后,父亲对我说:“当时医生还没开测试仪器呢,你就连按了两下开关。医生说你太小,听不懂,大些再来查吧,但是爸爸知道,你是想让我高兴。”

能够被父亲理解,我开始敞开心扉,向父亲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父亲每次都耐心地听我说,并及时给予指导。父亲尊重我的每一个想法,在他面前,我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父亲是村会计,做事认真负责仔细,生活中的他也是非常仔细的人,只要我情绪不太好,父亲总能够及时发现,悄悄嘱咐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饭后,父亲就开始跟我聊天谈心,给我讲张海迪、保尔、海伦·凯勒、霍金等身残志坚的故事,每次听了后,我都热泪盈眶,充满了力量。

我就很佩服父亲,知道那么多感人的故事。后来,我听母亲说,父亲也并不知道那些名人的故事,是他自己买来书,深夜里捧读着,努力消化后,再开始给我讲道理。

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父亲点灯夜读的情景,不禁湿润了眼睛,这些年,我一直靠着父亲的开导,劝解,让自己那根绷紧的脑筋有了柔和的力道,人也变得开朗起来了。

那时,每当家里来客人了,在不了解情况下,小声和我说话时,父亲听到了,总是及时站在我身边,把话传给我,又悄悄嘱咐客人“说话大点声”。全家人都在维护我那颗敏感脆弱的自尊心。

上学了,为了能听见老师讲课,能和同学交流,不得已,我戴上父母省吃俭用买来的耳背式助听器。也许是质量不太好的原因,戴上后,总是有刺耳的噪音。但是就这样的助听器,已经花去父母一年的工资,我不敢再奢求有更好的助听器。

常常是放学回到家,我立刻将助听器摘下来,让听累了一天的耳朵得到休息。我知道,在家里不戴助听器,也没关系,父母跟我说话的声音总是恰到好处。

参加工作了,父母拿着攒下多年的钱,多方打听后,给我配制了昂贵的耳内式助听器。这样一来,梳着长发的我,头发轻轻地披落下来,正好遮挡住助听器,陌生人根本看不出我的听力不好。我知道,父母是为了让我更有信心地面对以后的人生之路。

二十五岁那年,我结婚了。一年后,我有了女儿。母亲主动辞了工作,帮我带孩子。母亲起早贪黑的忙碌着,将我和孩子伺候的非常舒坦。等到我上班了,白天晚上都是母亲带孩子。

母亲说:“你听力不好,孩子爸爸又总是值夜班,你一个人带孩子,肯定睡不好。还是我来帮你带孩子,你能睡个踏实觉,白天能有精力工作。”

而母亲怀孕生孩子、坐月子时远没有我这样的幸福,母亲的娘在她19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婆婆又年岁已大,母亲一切都靠自己。母亲得挺着大肚子自己做饭、洗衣,父亲只是在下班回家帮些忙。那时候家里穷,母亲怀孕期间一直吃玉米面,熬大白菜还没有一点油星,只是生完孩子后,亲朋好友凑钱买了一袋白面,才得已吃上一个月的面条。哪像我现在,想吃什么母亲就给做什么,衣服也全由母亲洗了,我又过上了孩提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想到女儿刚出生时,医生给孩子做新生儿听力筛查,第一次检查时,孩子的右耳没有通过,听到医生的话,我一下子就上火了,难不成,我的苦再让女儿尝一遍。医生安慰我说,刚生下的小孩有很多第一次测听力都没有通过,等过几天再复查一遍吧。

等待复查的那几天,是我最煎熬的时候,我的嘴皮干裂,头疼发晕。好在,女儿很争气,再次的复查,右耳听力通过了,一切正常。那一刻,我激动万分。

想到我那些天的失态,我就理解了我的父母,当年,他们是多么的痛苦啊。而我却在遇到挫败时,一次次地埋怨他们没有给我一个健康的身体。想到父母每次都陪着笑脸,耐心的哄劝着我,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真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

父母总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面前,这话真是不假。我很感激父母,这么多年,总是帮助我,鼓励我,他们用伟大的爱成就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女儿五周岁了,说话伶牙俐齿。每次我下班后,女儿看见了,就张开双臂,边喊“妈妈”,边向我扑来,那一刻,我拥抱着自己的女儿,幸福感油然而生。

一个晚上,我在书房里看书,女儿跑进来了,手里拿着手机,说:“妈妈,妈妈,你的手机响了。”我接过来一看,果真是朋友打来的电话,赶紧接了。

想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儿成了我的传话筒。女儿总是跑到我面前,大声地告诉我:“妈妈,水开了;妈妈,电话响了;妈妈,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看着跑前跑后为我传话的女儿,我深受感动,爱心接力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地传给了女儿!

这天,我下班早,回家接孩子出去玩,走到家门口,戴着助听器的我,听到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你妈妈手机响了,要赶紧给她拿过去啊;水开了,要赶紧告诉你妈妈,你自己千万别动,会烫着;每天听了天气预报要及时告诉你妈妈啊……”

我听到宝贝女儿说:“姥姥,你天天和我说,我早都记住了啊!”母亲笑了,说:“记住就好,记住就好,咱宝宝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我还听到母亲对父亲说:“咱女儿在外面上班,很不容易,咱们俩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帮助她好好教育孩子吧,让孩子懂事些,贴心些,能多关心咱女儿就好了……”

有父母陪伴的日子真的很幸福!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