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如何利用互联网让聋生爱上阅读和写作

2022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2022年第12期

微信图片_20220930102827.jpg
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聋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图_黄东金)

文_黄东金 邓雪金

由于受听力影响,聋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较弱。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聋校语文课,特别是阅读及作文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不仅促进教学互动性和可控性,还极大地调动了聋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近几年教学实践发现,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借助微课程、利用互联网创建多媒体教学课堂、积极开展微写作都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幅提升聋生阅读和写作水平。

借助微课程 

引导学生自主预复习

六年级一班的曾同学从前学习比较被动,很少主动预习复习,本学期在微课程的帮助下,她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她告诉老师:“原来自己翻半天书,也找不到重点,现在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看看微课程,学习效率越来越高了!”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在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微课程(利用1~3分钟的时间,快速梳理课文核心内容的在线学习课件)的优点,即时间短、交互性强、重难点突出、传播途径多样等,备受老师与学生的喜爱。老师应积极借助微课程,引导学生自主预复习。教师首先应充分关注聋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聋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需求,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对有关的微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目前的微课程更多适用于普小健全儿童,因此聋校老师在使用微课程时,应根据聋生视觉补偿的特点,加入更多的图画,同时配以字幕,或将已有的微课资源中的字幕换成更通俗易懂的简洁语言,进而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老师要及时将微课程上传至学校云学习平台,或发送到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平台共享给其他教师和家长,督促学生完成预复习。

聋生由于受听力影响,课上部分教学内容可能理解得不透彻,这是正常的,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和学习微课程,可以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在此,我们建议聋生一旦发现微课程有些内容看不懂或者不理解的情况,应积极与班主任或者授课老师沟通,高效及时地解决疑难点。我们鼓励聋生将自己的观看感受上传至微信群、QQ群等班级网络共享空间,以此带动更多同学共同进步。

利用互联网技术 

创设多媒体教学课堂

传统模式下的聋校语文课堂,是通过老师的语言表达以及简单的图画展示进行的,但是由于聋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在阅读教材时,常常会造成理解障碍,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随着互联网在聋校的普遍应用,多媒体手段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作为聋校老师,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以学生为本,将他们置身于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在课上有所收获。

教五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时,如果老师只是用口头的语言表达加上手语来说明图画中的人物形象时,聋生很难理解文中旧时的物件形象,比如“一乘轿子”“走江湖”等词汇,也无法诠释《清明上河图》为什么能够名扬中外。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多媒体授课时,老师就可以适时地融入相关内容的动态视频、图片等,让聋生一目了然地理解这些词汇。另外,在教学中,借助互联网技术打开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不仅利于聋生全面掌握知识点,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要想最大限度地创建多媒体教学课堂,老师在上课前首先需要做大量的资料调研工作。在吃透课本知识的同时,要按照聋生教学需求,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视频、图片或软件。在课上,老师应多提问,带动学生多讨论,不仅可以增进聋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提升语文学习的乐趣。

要想让多媒体课堂发挥最大作用,聋生的积极配合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参与者,刺激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并且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媒体课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上课时要引导聋生集中注意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环节,还应适时地掌握一些互联网技术,便于更好地融入课堂。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微写作

微写作,即发表于互联网的、篇幅较短的一种写作方式,常见的有“微故事”“微笑话”“微小说”“微诗歌”等。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写作训练环节,聋生常常因为写作篇幅长、用时长,而产生一些畏难情绪,而“微写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与传统的写作方式相比,微写作以篇幅小、耗时少而广受师生的喜爱。

微写作的主题是多变的,聋校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微写作时,要注意引导聋生从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选取素材,紧贴聋生生活实际,降低写作最初阶段的难度,培养聋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聋校学生微写作平台非常多元,无论是网络教学平台,如“三通两平台”,还是社交应用软件,如QQ、微信、钉钉、微博等,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都日益普遍。教师通过对这些软件的巧妙运用,可以实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写作动态,方便教师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批阅,也可以利用这些软件更好地开展家校沟通。

微写作的评价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比如在指导聋生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主题开展写作教学时,当学生完成“微写作”后,教师可以开展多元的评价,可组织聋生对他人的“微写作”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时必须围绕同学书写的“一个好地方”内容是否紧扣主题介绍清楚和推荐理由是否充分这两个要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求同存异的评价过程中,聋生不仅能够帮助提升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取长补短,让自己的“微写作”能力从量变达到质变。

最后,教师的点评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拨正方向,挖掘动力,提振信心。教师在点评时,在细致阅读的前提下,不仅要给一个整体的评价,还需要聚焦细枝末节,指出优势和不足,此外还要认真阅读聋生之间互相评价的内容,本着务实、科学、有效的原则给予一定的改进意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聋校老师应与时俱进,通过精挑细选教学辅助手段和内容、提升自身与之匹配的信息技术素养、熟练地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同时兼具创新能力,着力提升教学效率,进而让互联网成为提升聋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个有力推手。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 )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