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如何调适聋生的敏感心理

2021年04月07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2021年第1期

微信图片_20201015110531.jpg
山东省莘县特校的刘素霞老师(右三)经常对聋生进行家访,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直接沟通,解决孩子的敏感心理问题。

文_刘素霞

13岁的张亚杰是一个重度听力残疾的孩子,现在读初中一年级。平时课余时间,张亚杰总是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着发呆或者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要是哪一天老师或者同学多说她两句,她就会哭好久,上课时注意力也不集中,眼神游离且无神。若是在普校,像张亚杰这样的孩子可能只是个别现象。

但是,在我担任聋校教师20多年的时间里,接触过的像张亚杰同学这样心理敏感且脆弱的孩子不在少数。听力受损导致聋生接受外界信息有障碍,从而很容易因为老师或者同学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导致心理波动,变得敏感、多疑、消沉,甚至抑郁。聋生的敏感心理,会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容易使其产生厌学情绪,非常影响学业和教学效果。因此,在特教学校,如何及时、有效地调适聋生的敏感心理,是值得每位特教工作者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学会欣赏每一个聋生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者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所以,目前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并不存在升学和统考的压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政策实施需要时间,因此在一些学校教师评价体系依然存在单一、片面的现象,所以导致部分教师对于考试成绩还是比较在意。

一些重视考试成绩的教师,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就和颜悦色,对待成绩落后的学生就以忽视和冷漠的方式对待。殊不知,学生很容易被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要首先改掉“成绩为王”的老观念,学会欣赏每一个聋生。事实上,每个聋生都有他独一无二的“闪光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积极鼓励他们,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学校8年级2班的小毛同学,刚入学时,由于对特校各个方面环境和设施不熟悉,上课没几天就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上课时不是倒头就睡,就是和同桌传字条。我发现小毛同学的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她,关心她学习和生活情况的同时,不断对其进行心理安抚。此外,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我都有意识地让她多发言、多表现自己,潜移默化地让她感受到被老师关心和自我的存在感,帮助她建立自信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小毛同学特别喜欢画画,于是鼓励她自学素描和彩铅画。一个学期下来,小毛同学的素描已经画得有模有样了,还获得了校园绘画比赛的一个奖项。如今的她,不仅上课注意力集中,还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入团积极分子。所以,老师要善于与聋生沟通,发现每个聋生身上的优点,就可以快速地拉近师生距离,同时有助于达到教书且育人的教学效果。

提升教师自我综合素质  定期自测并研讨

近些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教行业被很多人熟知并尊重,特教老师的入行门槛也逐年提高,教师师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相应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一些较偏远、经济较落后的基层特校,仍然有从未受过或很少受过特殊教育培训的普校教师,这样就容易产生特校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质量层次不齐的问题。由此而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些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无暇或无力开展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工作,很多内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使得学生,特别是聋生,无法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学业的压力和困惑容易伤害聋生学习的热情,也挫伤了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变得自暴自弃、消沉、低落。

治标要治本,教师的自我职业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平时,教师要注意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要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和培训活动,同时也要渗透德育教学的学习。同时,负责本班教学的各学科老师,最好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每天定时对班级教学和学生情况进行汇报、

研讨和交流,有助于提升班级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应该注意时刻反省自己,如果对学生教学或管理有不当之处,要及时向学生道歉也是有效拉近师生距离的方法。

有一次,我们班收作业,一个名叫晓明的聋生作业迟迟没交,我课后问他,他一直坚称自己交了。我让他回去,重新写一份交上来。过了一个星期,我在收拾书桌的时候,发现原来晓明的确交了作业,只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小心把他的作业本压在了另一摞试卷底下。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在当天的班委会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明了事实,同时向晓明道了歉。事实证明,老师真诚的道歉不仅不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反而在学生的心目中会树立更高的威信,更加赢得学生的信服和爱戴。

及时与家长沟通 家校合作事半功倍

在聋校,学生都是封闭式管理,有一部分家长也存在“孩子放在学校,什么都交给老师”的错误观念,再加上老师教学任务重,同时要管理的学生多,所以存在精力不够、管理偶有遗漏的情况。因此,增加家校互动,通过借助家长的力量来帮助聋生调适敏感情绪,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班的小袁是一个“唐宝宝”,有段时间上课频繁地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我和他沟通了几次效果都不明显。后来我主动和他的妈妈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得知那段时间小袁同学的家里出了些事情,所以造成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动员他妈妈增加与他的互动和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沟通,小袁的脸上又重新有了笑容,而且上课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因此,要想高效调适聋生的敏感心态,有必要和家长建立多渠道联络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一旦发现问题,随时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自己建立家委会或者家长群,聋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大同小异,可以发动家长们经常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省莘县特殊教育学校)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