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康复服务的两种模式

2020年05月11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2020年第5期

文_董玲娟

陕西省陇县东南镇菜园村残疾人李加仓,因车祸导致右腿截肢,只能拄着双拐走路。双拐虽然可以让他行走,但也限制了他的双手。“如果能够把双手解放出来,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李加仓说。

合理的辅具能更大程度补偿和改善残疾人身体功能。辅具适配是精准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4月,菜园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上门采集信息时,发现了李加仓的情况,及时将他的需求输入到陇县残联“精准康复手机APP分析系统”,县残联将其纳入免费假肢装配项目。穿上假肢的李加仓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康复训练。现在,他不但可以自由行动,还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自理的同时有了稳定收入。

通过实时跟进精准康复手机APP分析系统,陇县残联了解到很多像李加仓一样基本型辅具适配跟进不及时的情况。为了给残疾人提供更加精准的辅具适配服务,2019年,陇县残联在全县范围内发起了辅具需求专项调查行动。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有1167人需要各类辅助器具。通过向省市残联、基金会争取,加上自筹资金购买,陇县残联为残疾人配发了1078件辅具,适配率达92%。2020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陇县残联通过“服务下沉行动”,走到残疾人家门口,对他们的辅具需求进一步筛查登记,为下一步残疾人辅助器具动态全覆盖打好基础。

李加仓享受的“辅助器具+家庭签约医生+残疾人锻炼”的服务模式,是陇县残联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的模式之一,针对的对象是中轻度残疾人。而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陇县残联采取另外一种模式,即“家庭监护人+签约医生+残疾人”。

今年36岁的城关镇东街村残疾人李丰荣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10年前的一场交通事故造成李丰荣高位截瘫。由于家里人不了解日常康复护理知识,李丰荣常年躺着,导致全身出现严重褥疮。

精准康复服务的目的是为残疾人提供适合残疾人需求的康复服务,具体到李丰荣的例子,陇县残联首先为她配发了一整套重度护理器具,在此基础上,签约家庭医生每月一次上门指导她做康复训练。与此同时,重点对其护理者或监护人进行专业康复护理知识的培训。目前,在父母和她自己的共同努力下,她的情况明显好转,已经能够坐起来,双臂逐渐有了力量,精神状况也有所好转。

家庭监护人+签约医生+残疾人这种模式,服务对象除了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外,还有残疾儿童、残疾人家庭新生儿,以及重度精神残疾人。这种模式使得有需求的残疾人可以在短时间内享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目前,经过各方努力,监护人全程参与,形成了以县康复中心、镇康复指导站和村康复服务室为阵地的半小时“康复圈”。

以残疾人不同需求为服务导向,是2017年5月被陕西省残联确定为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试点县以后,陇县残联康复工作的基本思路。为了推动精准康复工作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陇县残联统筹兼顾,分类实施,以农村残疾人康复为重点,拓展城镇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大大提高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获得感。截至目前,全县近1万名持证残疾人中,有5700多名残疾人享受到不同程度的精准康复服务。

(作者单位:陇县残联)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