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需要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文_杨爱静
杨爱静
任教于北京市前门小学,曾荣获“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北京市现场教学大赛”一等奖等。
典型案例
班里从培智学校转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名叫小雨。小姑娘长得很漂亮,但因为智力残疾,学习成绩很差,数学考试从来没上过10分,语文也仅停留在对简单生字及词语的认知。小雨的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很多课文虽然不能理解,但基本能跟着同学读下来。她考试很认真,字迹工整,试卷都能写满,但除了按拼音写词语和组词能够基本正确外,其余基本都是胡写。
画画是小雨最喜欢的事情,上课在纸上、课桌上画,下课则会转移战场,把她的“艺术创作”放到教室和楼道的地上及墙上。因为这个特殊的爱好,她所在班级从来没有在学校的卫生评比中拿过流动红旗,她也经常会因此被老师批评,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她有和其他人沟通的意愿,有时会把她认为最满意的作品送给老师和同学,但因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语言缺乏逻辑性,很多时候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她在说些什么。
因为她的残疾,也因为她的一些独特行为,经常会被调皮的同学欺负。她的性格很强势,从来不会默默承受,每次被欺负后,就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而作为被求助的老师则必须对她的求助有所回应,直到欺负她的同学认错为止,否则便会一直哭闹。
她上课很少认真听讲,总是四处张望,手里也不闲着,摸摸这、碰碰那,一段时间内,眼里没有任何纪律观念的她成了班里最大的问题,即使请家长也没用,用她父母的话说,因为智力问题,跟她摆事实、讲道理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有时生气了也会打她,她一挨打就会哭得很凄惨,嘴上虽然承认错误,但过后该什么样还什么样,时间长了也只能是听之任之了。
观察者说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但因为小雨这样一位上课不听讲,学习成绩很差,课下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经常破坏校园卫生的同学存在,导致班级各项常规评比都是全年级乃至全校最差的,老师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她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对于平常很少接触智力残疾学生的普校老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智力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学习,成绩差,被歧视是一个常见问题。小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学校里,她之所以特立独行、调皮捣乱,很大程度是因为她不懂得如何与老师、同学沟通,再加上学习成绩差,导致自卑,从而希望获取更多的关注。
对于小雨的教育,应从自信心培养入手,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她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借此赢得其他学生的认可。老师可以为小雨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每节课都对她进行提问,这样会有效提升她的课堂专注度;相对其他课程,小雨的听写最有把握,正确率也很高,因此可以在课上公布她的听写成绩,并提出表扬,以此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针对小雨考试成绩很差的情况,可以在考试时,只让她做能力范围内的题目,有些难度较大的考试可以用五角星之类的特殊符号来代替分数,这样即便她的成绩很差,也不会有太多的挫折感,这对于提高小雨的自信心很有帮助。
小雨喜欢画画,课余时间她在纸上画的每幅画,老师都应给予表扬,并帮她保存起来,如果有特别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给她进行评分。对于上课时间及在桌子上、墙上画画,也不要直接训责,而是应该一边和她一起清理,一边告诉她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当她有所进步时,还可以给她一些小奖品,比如精美的绘画本、彩笔等。
小雨是一名智力残疾学生,她需要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注,作为老师应该主动了解她的想法,每天下课可以把她叫到身边,问问上课的内容是否听懂,回家做作业有没有困难等,有时还可以从朋友的角度和她聊聊平时的爱好、生活中的趣事等,这样才有利于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智力残疾孩子性格直爽,做事不会拐弯,只有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她才会真正敞开心扉。
因为智力的问题,小雨说话经常会前言不搭后语,很多同学因此不愿和她接触,课间玩耍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孤立她。作为老师,首先要给同学们创造一个主动帮助小雨的环境和机会,当她说话含混不清楚时,同学应该在耐心倾听的同时,帮助她纠正说话的逻辑次序,这种同学间互助友爱氛围的形成,不光对小雨,对其他同学的健康成长也很有帮助。其次,还要鼓励小雨克服自己的自卑情绪,主动与其他同学沟通,和他们一起游戏,之前小雨把自己的画送给同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家校合作对于小雨的教育也非常重要。作为小雨的老师,应该增加家访的次数,与家长就小雨在学校及家中的情况进行沟通。作为家长也应该多带小雨出去走走,增加她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一年多来,小雨无论在学校还是家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她上课很少走神,老师提问时,也会积极举手回答,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课余时间她依然喜欢画画,但已经不会在桌子和墙上创作了,每次在绘画本上画完,她还会让老师给她打分、评价。同学间的关系也好了很多,体育课时,两人一组做游戏时,同学会主动找她合作,平时,她座位底下的纸,经常有同学帮她捡,放学后,老师通知的一些事情,同学们都会主动告诉小雨的家长。在同学的影响下,小雨现在很遵守学校纪律,向老师告状的情况也很少发生了,有时她还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
二年级时小雨的父母离异了,那段时间,她的情绪虽然有很大的波动,但很快就调整过来。每逢周末,父亲都会带她出去游玩,科技馆、动物园、自然博物馆等,去了很多地方,长了不少见识,有时回到学校她还会和老师分享周末游玩时的快乐与见闻。
通过小雨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融合教育绝对不是简单地把残疾学生从特殊教育学校转到普通学校。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必须要从校园环境、同学老师间的关系、情感投入、课程设置、家庭教育等多个层次相互配合,给他们创造一个友善的融合环境,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