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倾听天籁的声音

2023年04月10日 来源:《三月风》2023年第4期

文|华长江

凌晨五点多,小鸟窗外叽叽喳喳,将我从睡梦中唤醒。一只声音甚为清亮,自鸣得意的紧促,从群体中脱颖而出,此刻,天色微明,看时间貌似还早,赖床浅寐,鸟儿闹腾得越发欢畅,大脑渐渐清晰活泛起来。突然有了种感觉:鸟儿是否为上苍遣至的精灵,刻意来提醒我:一“年”之计在于“春”?无形之中,一丝紧迫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儿子小学一年级甚为顽皮,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要同学们用“没有”造句,儿子在老师眼皮底下蠢蠢欲动,老师顺嘴点名到他,儿子高兴地站起来,响亮的回答:“爸爸没有我帅!”全班先是“嗤嗤”、继而哄堂,就连日常很为严肃、儿子非常敬畏的班主任王老师,此刻也忍俊不禁。

有段时间上班赶班车,每天清晨一通收拾后风急火燎赶往班车停靠点——路边一个废弃的公交车站那里。有次来得有些早,正在那无聊地张望,突然,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走过去了又撤回来,走到我跟前怯怯地说:“叔叔,这儿不是车站,没有公共汽车了。”

“哦!叔叔知道了,叔叔谢谢你!”点头微笑之间,小男孩一蹦一跳欢快地走了,我的心头突然一热,温暖与感动早已充斥心头。

这些年,被生活裹挟着不断向前奔跑,沉浸在所谓的浑浑噩噩状态。纠结于现实中得得失失,陷入不切实际的追逐攀比,不满意所有的现实遇见,将心态推入失衡极端,并在忙忙碌碌中随波逐流。就像一只无法靠岸的船,在无休止地游荡漂泊、渐行渐远,越走越困惑,越行越寂寞。

人到中年有了些经历以后,想法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学会了市侩与老道,学会了应景与妥协,有些事情上甚至还有了些自私与贪婪,如果不留意,这种变化自己还难以觉察。年少时的血气方刚爱憎分明,还有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锐气,在不知不觉中消退,所存的纯粹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加深,已被无名倦怠消极充斥。体现在日常状态上,对世间美好事物兴趣明显减弱,有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评判是非标准逐渐含糊不清,一种叫作麻木或冷漠的病菌正悄悄地吞噬着自己,即便有着偶尔间的清醒,也在初心与现实的矛盾中反复与纠结。

总想挣脱心灵的枷锁与束缚,总想不被世俗所牵绊,不被欲望所折磨,回归到人性的初心与真实,然而现实与理想,仿佛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人生状态不断地因此而纠结。一个人独处时,经常面对自己提出质疑:我,还是过去的那个我吗?还是那个打着赤脚惬意地行走在乡间小道上,为着梦想而拒绝到南方去打工,为了省下几角钱每天都带午饭到学校去吃的那个农村少年吗?还有,这些年的摸爬滚打,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反复侵浸,那热情、淳朴的本质,坚韧不拔的个性,积极、努力向上的心态,在我身上究竟还存有多少?我不知道是不是环境改变了我,还是我因为自己而改变。

而今,这些未掺任何杂质自然的声音,在我生命中不同时期适逢其时地出现,发自内心的感恩上苍慷慨赐予。这些声音或真或善或美或纯,每次的倾听,仿佛刹那间被电击,灵魂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冲击,后自觉地进行自我审视与反思,在思索中感知到生命的珍贵,感觉到自然的美好,感悟到生活中的“大道至简”。

生命既是如此的短暂和美好,就应当好好珍惜活出自己,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很多事情上认知到位后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没有必要去违心掺和委曲求全。更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不被浮光掠影所迷失,以返璞归真的人生状态,去不断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正是这个社会中有人苦苦地坚守这些,未来才会有希望。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