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寻找阳光的小蚂蚁

2012年08月16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作者:袁达柒

 

小城的夜。灯火阑珊处,一群快乐的“小蚂蚁”,为疲惫的城市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他们不是俊男靓女,也不是专业团体。他们是通山县新近组建的残疾人“小蚂蚁”艺术团。

说是艺术团,其实很简单,一辆破旧的130卡车,既是团里的运载工具,又是展示才艺的舞台。一套简陋的音响设备,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演员大都来自本县的不同程度的残疾人,他们个个都有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他们都隐忍着故事背后的伤痛,以最阳光的形象在最简陋的舞台上,娱乐他人,也愉悦了自己的身心。这也就是艺术团与命运抗争、激发自强的宗旨。

团长吴仕林是个五十六岁的肢残人。一条半腿支撑的人生,他却写出了绚丽的诗句。几十年的风雨抗争,他从山村走进县城,又从县城街道的皮鞋匠,走到假日宾馆的老板,一路的风霜雪雨,一路的坎坷酸涩,又怎能用语言来表达清楚?

事业的成功已不只是他的向往,带动更多的残疾人摆脱残障的自卑,是他思谋已久的规划。在县残联领导的指导下,时代发展的东风已催化了这颗种子。他自掏资金,成立这个无利可图的残疾人“小蚂蚁”艺术团。

团里的艺术指导邬善忠,是个气度非凡的男高音歌唱家。你别看他“人模人样”的,其实是个盲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在县印刷厂——曾被工人们誉为天堂的工厂——上班。可是命运并没有把他推到天堂的圣殿,而是跟他玩了个致命的游戏——铅中毒导致双目失眠,随之家庭破裂。刚入壮年的他在阴霾笼罩的岁月中几度沉浮,嗷嗷待哺的儿子唤醒了他活下去的欲望。活下来,继续朝前走,但一个盲人能干什么呢?他几经斟酌,选择了高雅的歌唱。小城里没有专业学校,更请不起指导老师,他就伴着半导体收音机学。在家里练声,怕影响了别人,他就上城南风池山练。一练就是八年,没有酷暑严冬,没有阴晴雨雪。终于,他唱响了时代风采,也唱出了一个另类人生。他不仅摘取了全省残疾人歌咏比赛的桂冠,还把儿子培养成了研究生。

风池山的春花雪月,造就的不仅是一个盲人歌唱家,更为弱势群体树立了一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标牌。他没有鹤立鸡群而自傲,义务担当了艺术团的艺术指导。兢兢业业,耐心细致,以胜于父的情怀悉心指导团里的青年演员,倾心培育出弱势群体中的青年艺术人才。

残疾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生存的本领,怕的是没有追寻梦想的志向。琴师梅立丰是个九零后的青年,出生在通山县洪港镇的大山里。上帝没有给他光明,一出生就注定了终身与黑暗相伴。虽没有后天的身体伤痛,但心灵的伤是难以言表的,他也渴望着有个明丽的人生。可是,远离城市的贫困山村,特种教育只是个传说,要想改变自身的命运谈何容易!有心的人总是不会放过一丝儿追梦的机会,父亲为他买来了一把低廉的二胡,请人教了他几个简单的音节。父亲的初衷是让他学会了这几个音节,也让他闯荡江湖,送个八字以糊口。可他没有局限在这几个音节里,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执着和理解,对梦想的追求,他把音域拓宽了,演奏出更多更大的乐章。随着年龄的增长,乐理也不断地丰富,他灵巧的指尖,已奏响了沉寂的大山。接下来他又学会了电子琴、葫芦丝等多种乐器的演奏。终于打破了农村盲人一辈子也迈不出自家门槛的命运,也打破了盲人只能打着油鼓拉二胡送八字算命的传统模式。

团里还有几个命运相似的侏儒残疾人,他们都是九零后,出生在富水库区的大山里,封闭的大山及家庭的贫困,并没有阻挠他们追寻阳光的梦想。尽管他们的身体不如常人优越,但他们都有常人一样的胸怀。他们坚信,走出来,在这个春风荡漾的时代,定必有他们绽放光彩的沃土。

5月末的一天,笔者走近了他们,他们的生活过得很简单,十多个人,挤住在团长吴仕林租赁的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居室里,生活排练都在这里。小演员们和吴团长的家人融为一体,相互帮助,相互逗乐,分不清哪个是吴团长的亲闺女亲儿子。平常的饭菜,他们吃得香甜有味;艰苦的训练,他们毫无怨言,人人脸上绽放着甜甜的微笑。他们说:“相聚是缘,相伴是福。望着那条铺着霓虹的大道,疼,也变成了乐春花。”

作者简介:袁达柒,1965年4月出生,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下杨村人。一级肢残,农民,当过兵,打过工,做过村里的小吏。1998年双下肢致残,喜爱上文学,于2010年学会电脑,陆续有作品散见于《九头鸟》《快乐老人报》《成功》《红山晚报》《当代闪小说》《小小说大世界》《参花》《涟水快报》《龙沐湾》《辽河》等报刊杂志。有部分作品选入《2011年手机小说精选(闪小说年选)》《汉风浩荡——汉网原创文学2011年度精选》。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