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浅谈智障儿童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2018年04月20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2018年第4期

_林少娟

什么是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的场景,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智障儿童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推断能力、记忆能力都较差,在课堂学习中引入情景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这些孩子学习知识的掌握。

针对智障儿童开展情境教学时,要始终把孩子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着重体现孩子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其中的一个辅助者和引导者。 

情景教学中常用手段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智障儿童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性,概括水平低,因此,教他们认识事物时,可以先从那些经常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实物名词开始,再辅以剪贴画、简笔画、课文插图等多种媒介的情境再现,进一步加深印象。

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孩子担当特定的,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以此来让他们记住并理解故事的名称与角色和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孩子创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游戏,鼓励孩子通过游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认识橘子、丰收、笑等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根据这些词做的字词卡贴在黑板上,然后请孩子们戴上小蜜蜂的头饰,边做蜜蜂飞舞的动作,边说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采到橘子飞回来。这样,他们就会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橘子、丰收、笑这些字词了。再比如,在学习高与矮的概念时,可以把一高一矮两张凳子放在教室中间,让两个孩子围着两张凳子跑,并根据教师的指示,分别去抢凳子坐,这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就掌握了高与矮的概念。

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在教学中实行情景教学的好处很多,但在开展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盲目开展,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情境教学活动中,因为游戏角色的分配不同,有些人会成为游戏情境中的主角,有些人会成为配角,而其他人可能只是观众。对此,教师应注意尽量保证游戏情境中角色分配的公平和机会均等,努力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并让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都能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内容。

此外,情景教学的开展时机也很重要。在一堂课中,不仅要通过情境设计,揭示矛盾,导入新课,还应该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展,不断调整方案,创造合适的参与时机,多方设计,步步引导,让孩子们能够自觉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还要注意具体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果形式与内容脱节,会造成孩子们练得多,想得少;听到、看到得多,具体掌握得少。曾经有一位教师在孩子上服从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她用一个呼啦圈围住一些球,然后让智障儿童按照指令把球从圈内拿到篮子里。这样的做法,情景是有了,但过于刻板,智障儿童只会把球从呼啦圈里面拿到篮子里,而散落在其他地方的球却听之任之,不会收拾。所以说,这样的情境教学只注重了形式的趣味性,却忽略了内容的实用性,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收获自然会有所欠缺。

总之,针对智障儿童的情境教学是提高日常教学活动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让师生能够有机地、和谐地融合为一体,进而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热情,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让智障儿童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特殊幼儿中心)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