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薛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普曾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本质不单单是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律动课上,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独特的身体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更好地掌握一些舞蹈的动作,从而提高律动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之源。学生喜欢上律动课,对跳舞感兴趣,他会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对律动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学习舞蹈动作需要付出很多的体力,吃很多的苦而厌学;反之,如果他对律动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律动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只局限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过程。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利用一些新颖别致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蒙古舞》柔臂动作时运用视频慢放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更有效的观察柔臂的技术动作,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解决了柔臂动作的难点;《猫和老鼠》学习猫跳步时,利用地面贴方形标志的方法,创设小猫过障碍的情境,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模仿小猫走路的特点,使学生感受猫跳过障碍时脚落地动作要轻,从而突破了提膝跳步的重点。
三、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律动课学习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每一个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的。例如在教授《二拍舞步》时,为了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动作,由学生自己选择有把握、有能力完成的动作。这样,一些以前学习动作较慢、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在难度降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次练习,并在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鼓励下,逐渐消除抵触心理,这样在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的同时,还看到了自己成绩的提高和进步,并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四、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或探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改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其具有双重性,其一对教师“教”的评价,其二是对学生“学”的评价。
首先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自主学习。当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并有不同看法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及时点评和鼓励。其次在教学中通过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同时也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共同练习中自主学习,获得技能。
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引入学生间互评的环节,这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自评中不一定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而其他同学的评价可以发现优点和缺点,并能自我反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增进友谊,共同进步;也能培养学生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态度。
最后是要积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记录他们的得失,并展示他们取得的学习成果。如:你做的很好,你还需努力等,这样可以促使好的学生更加优秀,能力较弱的学生在通过自身努力的情况下变得更好。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保持对律动课的兴趣。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课堂组织管理,把师生互动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律动课更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真正的提高律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