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言语生成装置,创造无限可能——意英美新等国运用言语生成装置提升多重障碍人群沟通能力

2017年09月20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2017年第9期

文_严淑琼

言语生成装置(SGD),又名声音输出沟通辅助设备,可以帮助没有言语功能的多重障碍人群通过非言语的方式实现沟通的目的。其运用的好坏,关键在于“特制”,是否和使用者的“障碍匹配”。特殊人群之间个体差异极其显著,多重障碍人群之间的个体差异更为显著,如,伴盲的多重障碍人群、伴严重运动障碍的多重障碍人群、伴自闭症的多重运动障碍人群所需要的言语生成装置差异就很大。每个个体喜欢的活动不同、需求不同,需要表达的词汇也就不同,所以不同的人需要设计放置不同的内容。

言语生成装置运用于伴视障的多重障碍人群的研究

来自意大利巴里大学神经科学和感官系的朱利奥曾经选取了3名伴有视障的10-15岁的多重障碍儿童,这些儿童同时患有智障、痉挛性四肢瘫痪,无法移动自己的身体,无法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手、胳膊、躯干都只能做很小的移动,他们使用的言语生成装置是通过触动微开关,发出特殊的声音,如,音乐声、特殊的噪音等。这些特殊的声音通过传感器触动声音输出设备,最后转换为连续的句子、词汇或者动作,结果显示3名儿童均可以很好使用言语生成装置。也有一些研究是针对成年多重障碍者的,结果同样显示,只要运用得当,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帮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或者进行选择等。

综上显示,伴视障的多重障碍人群所使用的言语生成装置,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使用者无法使用眼睛这一现状,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把需求转换成声音传递给照料者。

言语生成装置运用于伴严重智障多重障碍人群的研究

来自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斯凯皮西等人,为一名23岁的多重障碍女性配置了言语生成装置,这名女性需要依靠轮椅才能行动,同时伴有严重智障,该装置中存储了4项被试感兴趣的活动词汇,通过按压面板上的相关图片激活词汇发出声音,帮助被试解决了无法提出要求的困难。2011年,意大利巴里大学神经科学和感官系的朱利奥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被试为一名33岁的女性,智障、无语言,且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该研究希望通过运用言语生成装置来达到帮助被试提要求的目的,该装置中设计了5项活动(听音乐、看录像、使用化妆品等)的图片,这些活动用图片的形式在装置中呈现,被试可以通过触碰图片激活装置,转化成声音。

综上显示,伴有严重智障的多重残障人群使用的言语生成装置设计要简单易懂,容易上手,里面的内容也不能太多,只要能满足使用者基本需求即可。

言语生成装置运用于伴自闭症的多重障碍人群的研究

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沟通障碍系的贝迪在2000年开展了一项研究,他选取了2名5-6岁伴自闭症的智障儿童,提供了三个情境,包括画画、播放磁带、点心环节,结果显示,两名儿童均可以使用言语生成装置索要自己需要的物品并完成任务。2012年,来自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范德梅尔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把言语生成装置运用于4名伴有智障的5-10岁的自闭症儿童。装置包括苹果的视频播放器和英语的辅助沟通软件,用图形符号表征点心、游戏、社交活动,研究中只示范了其中一种,结果显示,所有被试都可以快速学会并运用该装置。

综上显示,伴自闭症的多重障碍人群使用的言语生成装置设计时,应考虑到使用者的认知水平,辅以平板电脑等计算机技术,帮助他们实现沟通无障碍。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