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无障碍电影的艺术特色与二度创作

2016年02月23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

编者按: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但对视障人士来说,“视”的艺术已被屏蔽,镜头语言已无法感知,视觉形象已转换为听觉形象。所以说,无障碍电影是一门听觉艺术,就像广播电台播放的电影录音剪辑,广播电视剧一样,是通过声音、对话和讲解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的。幸运的是,视障人士的听觉都异常灵敏,他们对声音的捕捉能力和辨析能力都大大优于常人的听力,这也是无障碍电影受视障人士普遍欢迎的原因之一。他们藉此证明了自己异于和高于别人的听觉能力,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快乐。

文_马波

听觉艺术与一次真正的逆向二度创作

无障碍电影主要是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其拥有的视频和音频两大艺术手段,在电影的艺术造型、艺术渲染力、艺术形象魅力上,严格地说,它们起的作用是难分伯仲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但从艺术的直观性、形象性上讲,视觉艺术更易为人接受,为人理解。所以,听觉障碍人士观看影视剧,其对剧情的理解显然比视障人士更胜一筹。视听艺术本身就是以镜头语言(画面)叙述故事的。况且,现在屏幕上人物对话都打有字幕,这就基本上排除了听障人士观看电影的主要困难。影视人物的对话听障人士通过字幕完全可以了然于胸,但对特定场景的背景音乐,银幕上是没有字幕的。对此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在讲解脚本上写进背景音乐的介绍,或悲怆、或欢乐、或平缓、或激越,并用影院的幻灯机或投影机打在银幕下方,供听障人士解读。二是出现背景音乐时,用手语讲解,但此种方法最好为听障人士专场配用,效果才会出彩。

综上所述,我们所说的无障碍电影,狭义上讲是一门专为视碍人士服务的听觉艺术。广义上讲,则是为所有残疾人士服务的一门视听艺术。君不见,每每放映无障碍电影时,肢体残疾人士、听觉残疾人士、视觉残疾人士,纷纷赶来,欢聚一堂,像过节一样,让人深切感受到天下残疾人是一家,彼此不分你我他,让快乐溢满心田。

无障碍电影讲解脚本(以下简称讲解脚本)的写作,是一次真正的逆向二度创作。电影创作的一般程序为电影文学剧本→拍摄台本→电影作品。而讲解脚本则是从电影作品回到了文学剧本(当然是一种二度创作的回归,并非直接把文学剧本拿来讲解,那是完全行不通的)。

从美学理论上讲,电影是把文字思维变成形象思维,而讲解脚本则反其道而行之。实践上,视觉显然比听觉来得直观、生动、形象,从听觉(脚本讲解)转换成头脑中的形象,往往有一定的时空滞后性。当然,后天致盲的视障人士要比先天致盲的视障人士要强一些,因为他们毕竟看到过外部世界的美丽图景,在大脑中留有深刻映像。他们致盲的时间越晚,这种图像就愈清晰,就更能对讲解脚本的解说做出反应。视障人士在观摩影片时的这种审美特征,在写作讲解脚本时,必须给予注意与关照。如在写作《侏罗纪世界》的讲解脚本时,必须对恐龙这一中生代末期即绝灭的巨型爬行动物,对其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等情况,有一个简洁明了的介绍,以便视障人士尽快入戏,产生审美联想。

无障碍电影的题材选择

首选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影。残疾人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关爱和帮助,更需要被社会认同和尊重。他们极需要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因此,一些反映残障人士自强不息、身残志坚还不忘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影片应优先选入,这些影片贴近残障人士的生活现实,反映了他们的喜怒哀乐,非常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认同感。如一位盲人学生“看”完讲述一位残障人医生,用生命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电影《燃烧的生命》后,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电影,不知道什么时候泪水已经充盈了我的整个眼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相信只要我们残疾人不抛弃不放弃,我们一定能创造自己辉煌的明天”——这就是电影的力量。类似的残障人励志的电影有很多,如:《隐形的翅膀》《我的少女时代》《不能没有你》《盲探》《明姑娘》《赢家》《汪洋中的一条船》《黑眼睛》《星星的孩子》。

英模人物的电影也是无障碍电影的重要题材,英雄模范人物代表着强烈鲜明的时代精神,代表着英勇顽强、不怕一切困难、奋勇前行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契合了残疾人的内心精神诉求,激发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英雄人物的电影可谓是汗牛充栋,俯拾皆是:《雷锋》《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赵一曼》《焦裕禄》《杨善洲》《郭明义》《任长霞》等。

另外,重大历史和当代事件题材的电影,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托,视野广阔,质感厚重,具有深刻的历史质感和思辨力,能让残障人士,从历史沉重的推演中,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现状,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把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完美地结合起来。我国在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上可谓是硕果累累,佳作云集:《建党伟业》《开天辟地》《建国大业》《开国大典》《鸦片战争》等等,这些影片交织成一幅中国历史的壮丽画卷,书写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的战斗历程,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写作这些历史题材电影的讲解脚本时,不仅要以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引,还要对影片表现的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发生发展过程,做出准确、正确的判断和讲解,切忌贻误观众。如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映了一批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优秀历史电影,《百团大战》在写作脚本时,必须指出“百团大战”战役发起的伟大战略意义:有力地支撑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沉重打击了日寇鲸吞我国的狼子野心,拖住了数十万日军南进的步伐,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胜利决心。

而不太适宜视障人士观看的影片主要是指一些题材不易讲清楚,不易理解的电影。如科幻电影,武打片等。其次,电影故事的发展应循线性展开,不宜人物众多,多线条情节交叉展开,枝蔓丛生。有些意识流电影,虽说手法新潮,但回忆、妄想、梦臆、闪回镜头过多,很难讲解清楚,会让视障人士听得一头雾水,有时候健全人也不一定看得懂。这样的电影讲解时,一个画面还没说完,后一个画面又迭加跟进,容易造成记忆困难。

无障碍电影讲解脚本的写作要领

首先是整个旁白讲解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律动感。

理论上,凡影片没有对话的时候,都可插入旁白讲解,但设想一下,如果旁白占据了所有的没有对话的空间,就会形成在10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视障人士耳朵里充斥了喋喋不休的讲解声和对话声,令他们几乎没有梳理剧情和关注人物的时间,这显然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讲解脚本应删繁就简,突出故事主干和主要人物,删去一些枝枝蔓蔓,根据影片不同的长度,一部影片的讲解脚本以20000〜25000字为宜。这就要求讲解脚本的写作者,在深入研读电影的基础上,留出一定的空间弹性,给视障观摩人士以思考的空间,消化他们所听到的讲解。

讲解脚本的写作者,除了应具备一定的电影艺术常识,如蒙太奇、短镜头、长镜头等,对所写影片的故事背景、导演风格、主要演员的表演特色等,还应具备一定的历史常识和社会人文常识。电影是最逼真的、表现力最强大的艺术。古往今来,上下数千年。从宏观宇宙环球,到微观丝丝入扣,皆能一一展现在银幕之上。我们的脚本写作者,应跟着电影中的万千世界起舞,才能把讲解脚本写得与电影与形相随,锦上添花,比翼齐飞。

如果要写电影《东京审判》的讲解脚本,则必须把“东京审判”这一历史事件的缘因和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把时间的进展、发展及结果,乃至其巨大的历史意义和其局限性,都要有一个准确的诠释,这样才会让视障人士不仅看懂影片,并能从中理解深刻的历史警示意义,才能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良好功效。

无障碍电影的讲解,建议用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他们受过专业训练,音色明亮、清晰、字正腔圆,有利于视障人士听懂听好电影。如果讲解员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人物,用抑扬顿挫的音色表现不同的情态,那更是一场别具特色的艺术享受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视障人士提供最好的精神产品。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无障碍电影脚本的写作,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也需要很高的文化素质修养。通常动笔之前,需要对影片进行精准研读,至少要观摩两遍,对影片的对话空白处一一了然于胸。尔后根据剧情的发展,嵌入精当的讲解词,与电影有机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我衷心希望,在推进为视障人士服务的过程中,把讲解脚本的写作提升到全新的水准,并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新文体。这也是笔者写作此文的初衷。(作者单位:中国盲文出版社)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